[实用新型]耐火材料隧道窑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18096.5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33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李三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蓝霞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8 | 代理人: | 郭丽娜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火材料 隧道窑 脱硫 除尘 一体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耐火材料隧道窑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装置,包括炉体和降温净化机构,所述炉体的顶部等距离连通设有用于烟气进行排放的排烟管,所述排烟管的另一端均与总管相连通,且所述总管倾斜设置,用于对排出的烟气进行降温的所述降温净化机构安装设于所述总管的低处一端,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降温净化机构,既能够实现对排出的烟气起到降温的作用,同时能够对烟气中的粉尘颗粒进行过滤,避免排出的烟气中携带的高温灰尘对周围的植物造成烫伤,影响其正常的生长,有效的提高了生长的安全性,同时减少了对于周围空气质量的影响,有效的提高了空气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除尘的技术领域,具体为耐火材料隧道窑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耐火材料行业以隧道窑为主,烟气普遍温度偏低,如何解决隧道窑的低温烟气治理为行业当前关键的问题。目前隧道窑烟气治理方案良莠不齐,很多企业运行后需要对于烟气进行烟气脱硫脱硝,其中脱硫脱硝除尘技术是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脱硝技术,该技术是用NH3、尿素等还原剂喷入炉内温度为850~1100℃的区域,还原剂迅速热分解成NH3并与烟气中的NOx进行选择性反应,NOx被还原为氮气和水,此方法是以炉膛为反应器,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对烟气中的氮的氧化物进行处理,增加了烟气排放的安全性。
处理后的烟气再通过烟气管进行排出,但是烟气中含有大量的粉尘颗粒,若不对于烟气中的粉尘颗粒进行去除,将会造成粉尘对于周围的空气造成污染,影响空气的质量,同时由于排出的烟气温度过高将会造成粉尘颗粒的也带有温度,粉尘颗粒沉降后将会对周边的植物造成烫损,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为此,我们提出耐火材料隧道窑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能够减少对空气质量影响的且对于过滤后的烟气降温避免对周边的植物造成损伤的耐火材料隧道窑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耐火材料隧道窑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装置,包括炉体和降温净化机构,所述炉体的顶部等距离连通设有用于烟气进行排放的排烟管,所述排烟管的另一端均与总管相连通,且所述总管倾斜设置,用于对排出的烟气进行降温的所述降温净化机构安装设于所述总管的低处一端。
优选的,所述降温净化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总管一端的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一侧设有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的顶部一侧两端均开设有出气孔,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之间通过连通管相连通,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顶侧设有水管,所述水管的下方一侧均等距离设有喷淋头,所述水管的上方一侧与进水管连接,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与水泵连接,所述水泵的另一端通过供水管与所述第二箱体的底部一侧相连通,所述喷淋头的下方且位于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固定设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下方一侧设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中间设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的内部设有用于净化过滤的沙石层,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下方设有超声波发生器,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部设有过滤机构,通过在总管低处一端增设降温净化机构能够对烟气中的烟气起到降温的作用,同时对烟气中的粉尘颗粒起到凝聚沉降的作用,增加了排出烟气中粉尘的含量,有效的能够对周围的环境起到保护的作用,在出气孔的上方一侧设有活性炭吸附网板,能够对过滤降温后的排出的烟气起到异味去除的作用,有效的减少异味的产生。
优选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箱体内部的倾斜过滤板,所述倾斜过滤板的一端设于所述连通管上方一侧且与所述第一箱体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设于所述第一箱体的底部,所述倾斜过滤板的中间开设有导料槽,通过在第二箱体的内部增设过滤机构,从而能够对进入到烟气起到过滤的作用,对大颗粒的粉尘过滤在倾斜过滤板的一侧,烟气通过倾斜过滤板由连通管导入到第一箱体的内部,此时能够减少烟气中粉尘颗粒的含量,通过对于烟气中的粉尘颗粒进行过滤,能够降低喷淋沉降时灰尘第一过滤网的堵塞,有效的提高了使用的通畅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蓝霞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郑州蓝霞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180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