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窑气一氧化碳气体催化回用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17632.X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73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常永红;郭俊凌;牛振宁;巩艳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兰花华明纳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62;B01D46/02;B01D46/04;B01D46/00 |
代理公司: | 江苏盐城世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26 | 代理人: | 陈海琳 |
地址: | 048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氧化碳 气体 催化 利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窑气一氧化碳气体催化回用利用系统,涉及碳酸钙生产技术领域,包括燃气炉和窑炉,所述燃气炉放置在窑炉的一侧,所述燃气炉远离窑炉的一侧设有支撑架体,所述窑炉远离燃气炉的一侧设有脉冲除尘器,所述支撑架体的上方分别放置有催化器和换热器,所述燃气炉的下方设有燃气炉出风口,所述窑炉上方的一端设有窑炉入风口,所述窑炉上方的另一端设有窑炉出风口;该窑气一氧化碳气体催化回用利用系统,能将碳酸钙与碳高温反应生成氧化钙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进行催化回用,用于燃气炉的升温,解决了煅烧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气体排放的问题,同时也将一氧化碳气体进行了有效的回用,对燃气炉进行升温,节约了燃气炉升温所需的气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酸钙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窑气一氧化碳气体催化回用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碳酸钙是一种无机化合物,俗称灰石、石灰石、石粉、大理石等,碳酸钙呈碱性,基本上不溶于水,溶于盐酸,它是地球上常见物质之一,存在于霰石、方解石、白垩、石灰岩、大理石、石灰华等岩石内,碳酸钙也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工业上用途甚广;
传统的工业碳酸钙生产采用的是燃气炉加热空气方法进行干燥脱水方式,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大量的一氧化碳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至空气中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窑气一氧化碳气体催化回用利用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窑气一氧化碳气体催化回用利用系统,该窑气一氧化碳气体催化回用利用系统,能将碳酸钙与碳高温反应生成氧化钙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进行催化回用,用于燃气炉的升温,解决了煅烧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气体排放的问题,同时也将一氧化碳气体进行了有效的回用,对燃气炉进行升温,节约了燃气炉升温所需的气耗。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窑气一氧化碳气体催化回用利用系统,包括燃气炉和窑炉,所述燃气炉放置在窑炉的一侧,所述燃气炉远离窑炉的一侧设有支撑架体,所述窑炉远离燃气炉的一侧设有脉冲除尘器,所述支撑架体的上方分别放置有催化器和换热器,所述燃气炉的下方设有燃气炉出风口,所述窑炉上方的一端设有窑炉入风口,所述窑炉上方的另一端设有窑炉出风口,所述燃气炉出风口通过第一输送管道与窑炉入风口连通,所述窑炉出风口通过第二输送管道与脉冲除尘器的入料口连通,所述脉冲除尘器的上方设有第一引风机,所述脉冲除尘器上方的出风口与第一引风机连通,所述第一引风机的输出端通过尾气管道与催化器的入料端连通,所述换热器上分别设有尾气入风口、尾气排风口、冷气入风口和热气出风口,所述催化器的出料端通过第一连接管与尾气入风口连通,所述燃气炉的入风端连通有第二引风机,所述热气出风口通过第二连接管与第二引风机的入风端连通,所述冷气入风口连通有第三引风机,所述尾气排风口用于与烟囱连通。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换热外壳、分隔板和U型换热通道,所述U型换热通道固定装配在换热外壳内部的一端,所述分隔板与换热外壳和U型换热通道固定连接,且所述分隔板将换热外壳和U型换热通道等分为两个部分,所述尾气入风口和尾气排风口对称设置在换热外壳上,所述冷气入风口和热气出风口对称设置在U型换热通道上。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U型换热通道的一端设有端板,所述端板上设有尾气输送管,所述尾气输送管呈U状结构,所述尾气输送管设有多组,每组所述尾气输送管的两端分别位于分隔板的两侧,并与端板连接,所述U型换热通道的内壁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尾气输送管固定连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催化器内设有燃烧催化剂。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与尾气入风口之间设有耐高温过滤器,所述耐高温过滤器包括装配外壳、密封盖和滤芯,所述滤芯滑动装配在装配外壳内,所述密封盖与装配外壳螺纹密封装配,所述密封盖通过法兰盘与第一连接管密封连接,所述装配外壳的一端通过法兰盘与尾气入风口密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兰花华明纳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兰花华明纳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176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