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降低水力损失的立式管道泵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13051.9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44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王乃华;李新;吴志宏;李家虎;万仁伟;宋寅;王小锋;惠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五二五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66 | 分类号: | F04D29/66;F04D29/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阳理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王松 |
地址: | 441004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水力 损失 立式 管道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降低水力损失的立式管道泵,包括吸水室腔体、进水管道、出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进口和出水管道进口均与所述吸水室腔体呈螺旋通道连通;所述进水管道底部设有向所述吸水室腔体进水口出延伸的导流锥结构;所述进水管道的内腔中部设置有沿管道竖直延伸的进口隔板,所述进口隔板的末端与所述导流锥的底部相接。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管道泵,能使得泵能够改善流动条件,使得进口流场速度分布均匀,提升一定的抗汽蚀性能及提高效率,水力损失最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低水力损失的立式管道泵,属于船用立式管道泵领域。
背景技术
管道泵是单级单吸或多级离心泵的一种,属立式结构,因其进出口在同一直线上,和轴中心在同一平面上,且大多进出口口径相同,可方便的安装在输运管道中间用作增压输送泵,应用广泛。传统的管道泵泵体进口结构大多都是弯管型式的,结构相对简单,液流在弯管型式的流道中速度分布不均,水力损失较大,流至叶轮进口圆周一圈速度梯度差别较大,对泵的汽蚀及效率有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降低水力损失的立式管道泵,能使得泵能够改善流动条件,使得进口流场速度分布均匀,提升一定的抗汽蚀性能及提高效率,水力损失最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降低水力损失的立式管道泵,包括吸水室腔体、与所述吸水室腔体下端端部连通的进水管道、与所述吸水室腔体上端侧壁连通的出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进口中心与出水管道出口中心的连线垂直于所述吸水室腔体的轴线;所述进水管道进口和出水管道进口均与所述吸水室腔体呈螺旋通道连通;
所述进水管道底部设有向所述吸水室腔体进水口出延伸的导流锥结构,所述导流锥的轴线与所述吸水室腔体的轴线重合;
所述进水管道的内腔中部设置有沿管道竖直延伸的进口隔板,将所述进水管道均分为左右间隔的两股通道,所述进口隔板的末端与所述导流锥的底部相接。
工作过程
所述泵体安装叶轮后,通过叶轮转动使液流介质从所述进水管道的入口进入,液流介质首先通过所述进口隔板切断成两股液流,所述进口隔板防止旋流紊乱、冲击及形成涡流;两股液流经过所述进口隔板后分别进入所述导流锥外侧的环形通道;再向上进入所述吸水室腔体,最后从所述吸水室腔体侧壁连通的出水管道排出。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管道泵通过螺旋结构的进水管道,改善了流动条件,保证在吸水室腔体进口处得到均匀的速度场;所述进水管道的内腔设置有进口隔板,一方面能够防止液流进入时存在紊乱、冲击及形成涡流,将来流分成两股液流,另一方面还能起到支撑上下管壁的作用;导流锥结构消除了底部的漩涡区,引导液流进入吸水室腔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式管道泵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进水管道;2-进口隔板;3-导流锥;4-吸水室腔体;5-出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降低水力损失的立式管道泵,包括吸水室腔体4、与所述吸水室腔体4下端端部连通的进水管道1、与所述吸水室腔体4上端侧壁连通的出水管道5;所述进水管道1进口中心与出水管道5出口中心的连线垂直于所述吸水室腔体4的轴线;所述进水管道1进口和出水管道5进口均与所述吸水室腔体4呈螺旋通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五二五泵业有限公司,未经襄阳五二五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130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精度芯片微组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内部便于安装监控设备的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