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引流型喉罩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12417.0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26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卢志东;张向龙;孟祥兵;宋莹;刘文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美斯特(天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04;A61M1/00;A61B1/267;A61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龙涛 |
地址: | 30035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流 型喉罩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引流型喉罩,包括气管插管、囊罩及连接气管插管和囊罩的座体,所述座体向气管插管方向凹陷形成凹槽,囊罩环绕座体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包括面向囊罩一侧的腹层和面向气管插管的背层,腹层与背层之间形成空心引流腔,所述引流腔与位于囊罩前端的引流孔连通,气管插管内置相互独立的通气腔道和引流腔道,其中所述通气腔道与凹槽连通,引流腔道与引流腔连通。上述引流型喉罩通过座体腹层和背层的设置形成空心引流腔,为胃内液体返流时提供了更多的储备空间,可以防止因吸液不及时而造成的返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引流型喉罩。
背景技术
喉罩作为一种用于气道管理的有效手段,在全麻手术中可建立安全气道,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传统的喉罩与呼吸道密封不完全,易移位,无法有效隔离呼吸道和消化道,可能会引起胃胀气,严重时并发返流或误吸,限制了其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现有的解决方法一般是在喉罩的气管插管中插入引流管,但引流管的容积有限,一旦吸引不及时而造成胃部液体返流至气管,容易引起其他并发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引流型喉罩,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引流型喉罩,包括气管插管、囊罩及连接气管插管和囊罩的座体,所述座体向气管插管方向凹陷形成凹槽,囊罩环绕座体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包括面向囊罩一侧的腹层和面向气管插管的背层,腹层与背层之间形成空心引流腔,所述引流腔与位于囊罩前端的引流孔连通,气管插管内置相互独立的通气腔道和引流腔道,其中所述通气腔道与凹槽连通,引流腔道与引流腔连通。
具体的,位于气管插管内的通气腔道与引流腔互不干涉。
具体的,所述座体与囊罩一体成型,采用硬度较软的柔性材料制成。
具体的,所述气管插管采用硬度较硬的硬质材料制成。
具体的,所述气管插管内部还设置有摄像腔道,所述摄像腔道的出口端穿出腹层并形成封闭端,摄像装置从摄像腔道内穿入并与封闭端抵接。
具体的,所述摄像腔道和引流腔道分别位于通气腔道两侧,引流腔道及摄像腔道的横截面积小于通气腔道的横截面积。
具体的,所述通气腔道两端的横截面积大于插入通气腔道内的通气软管的横截面积,通气腔道中段的直径与通气软管的直径一致。
具体的,所述囊罩为充气囊体,囊体上与引流孔相对的一端设置有充气孔,所述充气孔通过充气软管与气源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一种引流型喉罩,其有益效果是:
1、通过座体腹层和背层的设置形成空心引流腔,为胃内液体返流时提供了更多的储备空间,可以防止因吸液不及时而造成的返流。
2、气管插管内还包括可供摄像装置穿入的摄像腔道,可实时监控喉罩的插入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可视型喉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可视型喉罩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可视型喉罩的剖视图。
图中,气管插管1;座体2;囊罩3;通气腔道4;摄像腔道5;充气孔6;充气软管7;引流腔道8;引流腔9;腹层10;背层11;引流孔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有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美斯特(天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亚美斯特(天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124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翻车机区域火车车厢解冻罩
- 下一篇:一种农业肥料生产用粉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