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电机组散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11196.5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08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周昳鸣;李卫东;郭小江;刘鑫;杭兆峰;杨立华;牛晨晖;单峻;吴凯;刘煜东;李鑫鑫;严祺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灌云清洁能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国际电力江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华能海上风电科学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80/60 | 分类号: | F03D80/60;B63B3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赵迪 |
地址: | 222228 江苏省连云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组 散热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电机组散热系统,所述风电机组散热系统包括塔架、塔台和散热器组件,所述塔架上设有门洞,所述塔台套设在所述塔架上,所述塔台位于所述门洞的下方,所述散热器组件包括第一铰支座、第二铰支座、连接杆和散热器,所述第一铰支座焊接在所述塔架上,所述第二铰支座设在所述散热器上,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可转动地与所述第一铰支座相连,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可转动地与所述第二铰支座相连。本实用新型的风电机组散热系统可以免去塔架外平台,节省材料用量,减少塔架主体的焊接件,减少局部应力集中,且整体结构简洁清晰,方便运维人员工作,满足安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电机组散热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风电机组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风电已成为支撑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关键手段,与陆上风电相比,海上风电具有风能资源稳定、靠近电力负荷中心、不占用土地资源、对生产生活影响小等独特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海上风电已成为新能源开发的重点方向,在世界各国能源战略的地位不断提升。
海上风电塔架底部布置有空冷系统,保持塔架内部恒温。其中,散热器一般外置于塔架外的散热器平台上。随着海上风电机组容量的增大,散热器的尺寸、数量和重量都越来越大,因此造成散热器平台的面积、用料增加,有时还会造成与基础外平台的干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风电机组散热系统,该风电机组散热系统可以免去塔架外平台,节省材料用量,减少塔架主体的焊接件,减少局部应力集中,且整体结构简洁清晰,方便运维人员工作,满足安全要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电机组散热系统包括:塔架,所述塔架上设有门洞;塔台,所述塔台套设在所述塔架上,所述塔台位于所述门洞的下方;散热器组件,所述散热器组件包括第一铰支座、第二铰支座、连接杆和散热器,所述第一铰支座焊接在所述塔架上,所述第二铰支座设在所述散热器上,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可转动地与所述第一铰支座相连,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可转动地与所述第二铰支座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电机组散热系统通过设置第一铰支座、第二铰支座和连接杆,其中,连接杆相对于第一铰支座和第二铰支座可自由转动,第二铰支座设在散热器上,由此,连接杆可带动散热器绕第一铰支座做圆周运动,使得运维人员在运维过程中,运维人员能够方便快捷的移动散热器,方便运维人员工作,满足安全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铰支座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铰支座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连接杆上设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可转动地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二凸起可转动地穿设在所述第二通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风电机组散热系统还包括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所述第一铰支座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铰支座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处均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销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销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风电机组散热系统还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彼此配合的固定钩和固定环,所述固定钩设在所述塔架上,所述固定环设在所述散热器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塔台的横截面积为圆环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自由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散热器距离所述塔架的轴线的最远距离为d1,所述散热器距离所述塔台的边缘的最近距离为d2,所述塔架的半径为r,所述散热器的宽度为c,d1、d2、r和c满足以下公式:d1-r+d2-c≥1.6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自由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散热器距离所述塔台的边缘的最近距离为d2,d2≥1.2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灌云清洁能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国际电力江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华能海上风电科学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华能灌云清洁能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国际电力江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华能海上风电科学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111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式连续流反应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刹车指示的雨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