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型电站管壳式换热器用空气聚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07528.2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58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娜;于鑫;耿建华;刘杰;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汽轮机厂辅机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B9/00 | 分类号: | F28B9/00;F28D7/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宋晓晓 |
地址: | 15009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电站 管壳 式换热 器用 空气 聚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聚集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电站管壳式换热器用空气聚集装置,为了解决管壳式换热器蒸汽侧设置的空气聚集装置工作过程中,空气量较大时,三角形聚集区聚集效果不佳,且各分隔板之间的空气流通截面积相同,靠近空气聚集装置出口侧空气量较大时,空气流速较快的问题,本方案它包括空气聚集箱、多块分隔板和抽空气出口接管;所述空气聚集箱的一端与抽空气出口接管连接,且空气聚集箱由一端向另一端设置有多个分隔板,所述空气聚集箱的截面为U型,且空气聚集箱和分隔板之间设有间隙a,可根据各分隔板之间不同的空气量,调整空气聚集箱内壁与分隔板的间隙,使空气流速均匀,更有助于整个抽空气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聚集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电站管壳式换热器用空气聚集装置。
背景技术
管壳式换热器蒸汽侧存在一些不凝结空气,影响换热器换热效率。需要设置空气聚集装置,将不凝结的空气聚集后从壳体抽出。常规的空气聚集装置采用挡汽板与抽空气管相结合的结构(见图1),两块挡汽板围合成三角形空气聚集区,空气在三角形聚集区聚集后通过抽空气管抽出。当空气量较大时,三角形聚集区聚集效果不佳,且各分隔板之间的空气流通截面积相同,靠近空气聚集装置出口侧空气量较大时,空气流速较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管壳式换热器蒸汽侧设置的空气聚集装置工作过程中,空气量较大时,三角形聚集区聚集效果不佳,且各分隔板之间的空气流通截面积相同,靠近空气聚集装置出口侧空气量较大时,空气流速较快的问题,提出一种大型电站管壳式换热器用空气聚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型电站管壳式换热器用空气聚集装置,它包括空气聚集箱、多块分隔板和抽空气出口接管;
所述空气聚集箱的一端与抽空气出口接管连接,且空气聚集箱由一端向另一端设置有多个分隔板,所述空气聚集箱的截面为U型,且空气聚集箱和分隔板之间设有间隙a。
进一步地,空气聚集箱和分隔板之间的间隙a由空气聚集箱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
再进一步地,多块所述分隔板等间距设置。
进一步地,每块分隔板与空气聚集箱均使用间断焊接进行连接。
再进一步地,所述抽空气出口接管为弯管。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聚集箱与分隔板的连接处位于分隔板的中部。
再进一步地,所述分隔板为圆形板。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U形空气聚集装置,空气聚集箱容积较大,空气聚集效果更佳。另外越靠近空气聚集装置出口侧空气量越大,可根据各分隔板之间不同的空气量,调整空气聚集箱内壁与分隔板的间隙(空气流通截面积),使空气流速均匀,更有助于整个抽空气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常规空气聚集装置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一种大型电站管壳式换热器用空气聚集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汽轮机厂辅机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汽轮机厂辅机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075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