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绝缘、内置一体化电缆测温技术的智慧用电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406308.8 | 申请日: | 2021-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14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吴其勇;陈德杰;何燕荣;吴其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电默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海盾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K1/14 | 分类号: | G01K1/14;G01K1/18;G01R31/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邓大文 |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绝缘 内置 一体化 电缆 测温 技术 智慧 用电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绝缘、内置一体化电缆测温技术的智慧用电结构,包括壳体一,所述壳体一中间对称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间设置有卡桩,所述通孔底部设置有开槽一,所述开槽一中间设置有传热铜片,所述传热铜片一侧设置有测温探头,所述壳体一内侧开设有开槽二,所述开槽二中间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顶部设置有测温柱,所述测温柱外侧套设有电流互感器,所述电流互感器一侧固定连接有漏电互感器,所述测温柱外侧设置有连接机构。本实用新型模块本身与主回路的高压强电是绝缘的,模块出现异常不会对主回路造成影响,而且在进行测温的时候,测温的部分内置于外壳,不和主回路的高压强电接触,没有触电的危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测温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绝缘、内置一体化电缆测温技术的智慧用电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银行、学校、医院等场所进行智慧用电改造时,往往会对楼层配电箱的每条回路都要进行用电安全的监测;用电安全要求对每条回路的电缆温度进行监测,行业内的通用做法是,将金属铜片和断路器的接线端子直连,将测温元器件和铜片固定来测量电缆的温度,这样的方式产生的高压对于内部的电子元件有着非常大的损害。
模块直接和主回路高压强电直连,不满足安全需求,设计要求二次设备前面加保险做保护,模块内部出现异常会影响一次的主回路设备;测温的铜片是外漏的,和主回路的高压强电直接接触,操作人员有触电危险;另外由于模块体积小巧,强电引入模块后,耐压等级很难通过,存在安全隐患,而且在使用的时候对于检测设备来说,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与检查,但是一般的设备拆卸的时候非常的麻烦,不方便进行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绝缘、内置一体化电缆测温技术的智慧用电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绝缘、内置一体化电缆测温技术的智慧用电结构,包括壳体一,所述壳体一中间对称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间设置有卡桩,所述通孔底部设置有开槽一,所述开槽一中间设置有传热铜片,所述传热铜片一侧设置有测温探头,所述壳体一内侧开设有开槽二,所述开槽二中间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顶部设置有测温柱,所述测温柱外侧套设有电流互感器,所述电流互感器一侧固定连接有漏电互感器,所述测温柱外侧设置有连接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壳体二,所述壳体二外侧设置有伸长杆,所述伸长杆一侧设置有滑槽一,所述滑槽一外侧设置有移动块,所述滑槽一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一,所述移动块一侧设置有滑槽二,所述滑槽二中间设置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一侧设置有固定板。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一外侧设置有凸起桩,所述测温柱固定在壳体二内侧,所述测温柱与通孔连通,所述凸起桩与传热铜片大小匹配,通过将电缆线从测温柱中穿过,传热铜片压在测温柱的底部,通过绝缘的测温柱使传热铜片受热。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一侧设置有与开槽二大小匹配的散热口,所述测温柱的材料为绝缘体,所述电流互感器的型号为ZDA-I,所述漏电互感器的型号为ZDA-L,所述测温探头的型号为ZDA-W,通过将壳体一与壳体二相互的连接,使中间的电路板与电流互感器被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伸长杆与滑槽一滑动连接,所述弹簧一与伸长杆固定连接,通过将壳体二上的伸长杆与壳体一中的开槽三进行连接,在拆卸的时候更加的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与弹簧二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一与移动块滑动连接处设置有开槽三,通过移动块与伸长杆的位置改变,使移动块卡到开槽三中,使固定板对壳体一进行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壳体一与壳体二之间对电缆温度进行测量,模块本身与主回路的高压强电是绝缘的,模块出现异常不会对主回路造成影响,而且在进行测温的时候,测温的部分内置于外壳,不和主回路的高压强电接触,没有触电的危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电默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海盾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电默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海盾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063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穿戴式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乳化炸药小直径包装快速热合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