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乳腺外科手术后的引流管防护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05832.3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51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景婧;严云丽;左杰;郑红梅;王惠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肿瘤医院(湖北省肿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A61M1/00 |
代理公司: | 洛阳润诚慧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3 | 代理人: | 韩战涛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乳腺 外科手术 引流 防护 固定 装置 | ||
一种用于乳腺外科手术后的引流管防护固定装置,涉及乳腺外科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其特征是:所述壳体的内部中空,所述壳体内壁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单元,所述转动单元的顶端穿过壳体内壁顶部的通孔延伸至其上方,所述壳体的侧面设有与转动单元对应的驱动调节单元,所述转动单元位于壳体上方的位置设有升降调节单元;本实用新型通过壳体上设置的驱动调节单元、转动单元和升降调节单元的配合使用,可以对引流管的高度和水平角度进行调整;通过固定防护单元、防护壳和挂钩,可以对远离伤口处的引流管和引流袋进行专门的防护固定,而且通过固定防护单元还可以避免将引流管夹扁夹变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乳腺外科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乳腺外科手术后的引流管防护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上,乳腺外科术后需要专用的引流管进行伤口处引流,现有的乳腺外科术后护理专用引流管固定装置,大多只有针对伤口处引流管固定,而远离伤口处的引流管和引流袋没有进行专门的防护固定,患者和其他人有可能会无意触碰到,造成引流管的晃动和引流袋的挤压,容易使伤口恢复受到影响;而且现有的固定装置不方便对引流管的高度和水平角度进行调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隐患;再者,现有的固定装置大都都采用弹簧压缩的方式夹持引流管,容易将引流管夹扁夹变形,影响引流效果和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用于乳腺外科手术后的引流管防护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壳体上设置的驱动调节单元、转动单元和升降调节单元的配合使用,以此来达到对引流管的高度和水平角度进行调整的目的;通过固定防护单元、防护壳和挂钩,以此来达到对远离伤口处的引流管和引流袋进行专门的防护固定的目的,而且通过固定防护单元还可以避免将引流管夹扁夹变形。
为了实现所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乳腺外科手术后的引流管防护固定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是:所述壳体的内部中空,所述壳体内壁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单元,所述转动单元的顶端穿过壳体内壁顶部的通孔延伸至其上方,所述壳体的侧面设有与转动单元对应的驱动调节单元,所述转动单元位于壳体上方的位置设有升降调节单元,所述升降调节单元的顶端设有固定防护单元,所述壳体的外侧设有固定单元。
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设有上端开口的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内壁侧面的上部设有挂钩。
所述转动单元由蜗轮和筒体组成,所述筒体的上端开口,所述筒体的底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壳体内壁的底部,所述筒体的顶端穿过壳体内壁顶部的通孔延伸至其上方,所述蜗轮设在筒体外侧的下部位于壳体内部的位置。
所述升降调节单元由调节螺栓、垫块、升降杆、滑块、螺纹孔一和滑槽组成,所述升降杆的底端滑动连接在筒体内,所述升降杆外侧底部的两端设有两个对称的滑块,所述筒体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滑块分别与两个滑槽对应滑动连接,所述筒体外侧的上部开设有螺纹孔一,所述螺纹孔一内设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位于筒体内部的一端设有垫块,所述垫块的内侧与升降杆压紧贴合。
所述固定防护单元由固定块一、弧形槽一、弹簧、弧形槽二、固定块二、活动板、卡块和卡槽组成,所述固定块一设在升降杆的顶端,所述固定块一的上表面开设有开口向上的弧形槽一,所述固定块一的上表面位于弧形槽一两侧的位置排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设有固定块二,所述固定块二的底部开设有与弧形槽一对应的开口向下的弧形槽二,所述固定块二两侧的底部边沿位于弧形槽二两侧的位置均铰接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底部设有卡块,所述固定块一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卡块对应的卡槽。
所述卡槽的数量至少为四个,四个卡槽两两一组沿竖直方向均匀分布设有在固定块一的两侧。
所述驱动调节单元由旋钮、转轴和蜗杆组成,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壳体的侧面,所述转轴位于壳体内部的一端设有蜗杆,所述蜗杆与蜗轮对应啮合,所述转轴位于壳体外侧的一端设有旋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肿瘤医院(湖北省肿瘤研究所),未经湖北省肿瘤医院(湖北省肿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058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