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数据存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405039.3 | 申请日: | 2021-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96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 发明(设计)人: | 杨穗山;王少芝;曾耀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研测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1B33/02 | 分类号: | G11B33/02;G11B33/08;G11B3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枝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91 | 代理人: | 张庆瑞 |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数据 存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数据存储装置,包括内壳,所述内壳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条,所述内壳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硬盘,所述内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和支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所述第二滑块的表面通过转杆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转杆转动连接有固定块。本实用新型连接杆和固定块的配合,能够转换振动力的方向,同时配合第四弹簧和连接杆,对振动力进行消耗,进而有效的避免了设备的故障和损坏,从而提高了数据存储的安全性,更加有利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存储装置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数据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存储装置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部分,磁盘和磁带一直是存储装置的主要构件,磁盘分硬盘和软盘两种,硬盘的存取速度比软盘大得多,它能以更高的数据密度存取数据。
但是现有的技术还存在以下缺点:
1、现有的,大多缺少有效的缓冲机构,导致设备容易在外界的振动冲击下故障或损坏,进而造成数据丢失,较不利于使用;
2、现有的,大多采用较为复杂的方式进行硬盘的安装,导致使用者难以对故障硬盘进行拆换,较不方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数据存储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出的缺少有效的缓冲机构和不便于拆换硬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数据存储装置,包括内壳,所述内壳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条,所述内壳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硬盘,所述内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和支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所述第二滑块的表面通过转杆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转杆转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外壳。
进一步的,所述内壳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下滑板,所述下滑板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上滑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滑槽的内侧壁。
进一步的,所述内壳和外壳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伸缩杆和第三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红丹防锈漆层,所述红丹防锈漆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氟碳面漆层,所述氟碳面漆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耐磨陶瓷涂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杆和固定块的配合,能够转换振动力的方向,同时配合第四弹簧和连接杆,对振动力进行消耗,进而有效的避免了设备的故障和损坏,从而提高了数据存储的安全性,更加有利于使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内壳和挡条的配合,能够进行硬盘的便捷卡接,同时通过下滑板、第二弹簧和上滑板的配合,能够在内壳的内底壁和硬盘之间提供一个可形变空间,能够提高硬盘安装后的稳定性和方便程度,更加有利于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外壳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研测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研测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050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降尘装置的报废汽车拆解机
- 下一篇:一种流水式水泥仓除尘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