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正极极片、锂离子电池及用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04379.4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96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谭远高;郑伟;王铭雪;徐春辉;陈杰;项海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10/42;H01M10/0525;H01M10/0587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潘俊达;王滔 |
地址: | 516100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园洲镇东坡大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正极 锂离子电池 用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正极活性物质层和安全涂层;正极活性物质层涂覆于正极集流体的至少一表面;安全涂层涂覆于正极集流体远离裸电芯中心的一面的尾部空箔区。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正极极片在其集流体的尾部空箔区增加了安全涂层的设置,一方面提高了正极集流体与电池壳体铝塑膜之间的粘接力,在跌落测试过程中使得裸电芯与铝塑膜之间很好的贴合在一起而不发生移动;另一方面该安全涂层的设置还可以优先与负极活性物质层接触,大大减小正极集流体与负极活性物质层的接触概率,由此大大降低了目前容易发生“正极集流体+负极活性物质”的危险短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极极片、锂离子电池及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因为具有比能量高、续行能力强、循环寿命长、工作范围宽、充电时间短、可以大电流放电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电动汽车等动力领域以及手机、手表、平板、笔记本等消费领域。随着锂离子电池逐渐向快充、高能量密度等领域发展,电芯带来的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其中,锂离子电池跌落测试是大家在关注的一个方向。
锂离子电池跌落测试中,裸电芯会在铝塑膜内窜动,裸电芯内极片会发生错动,正负极片发生短路,可能会出现“正极活性涂层+负极活性涂层”、“正极活性涂层+负极集流体”、“正极集流体+负极集流体”、“正极集流体+负极活性涂层”四种短路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正极集流体+负极活性物质”短路是最危险的短路,短路释放的焦耳热最多,累积的热量最终会造成电芯起火爆炸。
而一般地,在锂离子电池跌落过程中,由于隔离膜的翻折容易造成电芯内部正极集流体与负极材料的短路释放大量的焦耳热,同时还容易发生正负极错位的情形,如此也会造成电芯正负极片短路,进而引发安全事故。
目前会通过改善电解液以及隔离膜来改善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但如此并更不能阻隔锂离子电池在跌落过程中“正极集流体+负极活性物质”的危险短路以及裸电芯窜动冲开铝塑膜,电解液外露的安全风险,特别是在电芯收尾空箔区,当发生针刺时易发生“正极集流体+负极活性物质”短路,因此对于锂离子电池的跌落测试和针刺测试并无明显的改善。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正极极片,以降低目前锂离子电池在跌落过程中容易发生“正极集流体+负极活性物质”的危险短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正极极片,包括:
正极集流体;
正极活性物质层,涂覆于所述正极集流体的至少一表面;
安全涂层,涂覆于所述正极集流体远离裸电芯中心的一面的尾部空箔区。
优选的,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第一活性物质层和第二活性物质层,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涂覆在所述正极集流体远离所述裸电芯中心的一面,所述第二活性物质层涂覆在所述正极集流体靠近所述裸电芯中心的一面;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的涂覆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活性物质层的涂覆长度。
优选的,所述安全涂层临近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设置。
优选的,所述安全涂层的涂覆区域由所述尾部空箔区延长至所述正极极片最外圈的正极集流体上。
优选的,所述安全涂层的涂覆厚度小于或等于12μm。
优选的,所述安全涂层的涂覆厚度可为8~9μm、9~10μm、10~11μm、或11~12μm。
优选的,所述安全涂层为高分子有机聚合物,所述高分子有机聚合物为聚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由正极极片、隔离膜和负极极片卷绕形成的裸电芯,所述正极极片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正极极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043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四分类智能垃圾桶及智能垃圾桶管理系统
- 下一篇:冷却水路和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