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代驾电动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03943.0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83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廖声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八玛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B62J4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普华智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30 | 代理人: | 曹静 |
地址: | 52382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代驾电动车。一种代驾电动车,包括有电动车主体,电动车主体包括有车架体和电动车控制器,车架体包括有鞍座、固设于鞍座下方且用于支撑鞍座的车架中管以及位于鞍座下方且固设于车架中管的后叉,后叉用于安装所述电动车主体的后轮;电动车控制器包括有控制器壳体,控制器壳体固设于车架中管且位于所述后叉下方,控制器壳体侧面抵于车架中管,控制器壳体顶面抵于后叉底部。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取消了传统的代驾电动车中补偿管的设置,有效地减少了代驾电动的整体占用空间,使代驾电动车更小巧轻便,提高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代驾电动车。
背景技术
代驾电动车是为了方便酒后代驾司机而产生的一种小型电动自行车,这种车的特点是要小巧,且能够放进车尾箱里面。而现有的代驾电动车中普遍占用空间较大,不够小巧轻便,影响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效减少占用空间、小巧轻便的代驾电动车。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代驾电动车,包括有电动车主体,电动车主体包括有车架体和电动车控制器,车架体包括有鞍座、固设于鞍座下方且用于支撑鞍座的车架中管以及位于鞍座下方且固设于车架中管的后叉,后叉用于安装所述电动车主体的后轮;电动车控制器包括有控制器壳体,控制器壳体固接于车架中管且位于所述后叉下方,控制器壳体侧面抵于车架中管,控制器壳体顶面抵于后叉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器壳体固接于所述车架中管的固接方式包括有焊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车架体还包括有设于所述车架中管上端部且位于所述鞍座下方的上管和设于所述车架中管下端部的下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管和所述车架中管之间设有减震器,所述减震器一端铰接于所述车架中管上端部,所述减震器另一端铰接于所述上管靠近所述车架中管的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设于所述上管的折叠器,所述下管一端铰接于所述车架中管下端部,所述下管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折叠器;通过所述折叠器的锁紧与打开来控制所述上管和所述下管的展开与折叠。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后叉顶部固设有货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器壳体呈六方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经发明人发现,传统的代驾电动车中,往往需要在车架体固设一个补偿管用于固定电动车控制器,而增加该补偿管则会加大代驾电动车所占用的空间。而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将控制器壳体固设于车架中管,使控制器壳体侧面抵于车架中管,控制器壳体顶面抵于后叉底部,巧妙并合理地利用了车架体中所空余的空间,取消了传统的代驾电动车中补偿管的设置,有效地减少了代驾电动的整体占用空间,使代驾电动车更小巧轻便,提高使用体验;同时,该技术方案还能够使控制器壳体对后叉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增加后叉的抗压强度,使后叉不易于折弯损坏,从而增加代驾电动车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车架体,
11—车架中管,12—后叉,13—上管,14—下管,15—减震器,16—折叠器,17—货架;
2—控制器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八玛车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八玛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039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量子处理单元和量子计算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配电柜的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