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医推拿棒杵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399751.7 | 申请日: | 2021-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04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云霞 |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陈映辉 |
| 地址: | 2523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推拿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医推拿棒杵组件,包括棒杵主体、收纳装置;所述棒杵主体两侧固定设置有棒杵件;所述棒杵件数量设置为两组,且棒杵件外侧固定设置有握把装置;所述收纳装置主体设置为方形结构,且收纳装置后侧通过活页装置转动设置有箱盖装置;通过设置有转杆和齿板,实现了带动滑板在推拿柱后侧内部滑动的效果,使滑板带动固定柱滑入固定孔内部,起到了方便快捷将推拿柱固定设置于棒杵主体两侧的作用;利用定位柱配合定位孔,实现了防止推拿柱在安装时出现偏差的效果;利用固定块六边形结构配合转杆后端六边形孔,实现了防止转杆在非人为情况下转动的效果;相比现有的推拿棒杵能够更简便的实现安装和拆卸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医推拿棒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中医推拿棒杵组件。
背景技术
棒杵推拿是滇西南边陲地区苗族、傈僳族、布朗族、佤族、拉祜族、傣族等少数民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在休息、闲暇时候利用随手可得的当地各种木材进行简单加工制作或锄头柄、刀柄等圆木,在人体肌肉相对丰厚的部位采用㨰揉、按跷、推擦、敲击等手法并敷于特定介质,进行按摩、推拿养生保健的一种简便易行的中医按摩、推拿。
基于上述,现有的推拿棒杵多半是一体式结构,不能进行拆卸和组装,不能对棒杵局部进行更换;在推拿时,棒杵手握处不能进行旋转,增加了操作难度;且没有有效的收纳装置,使棒杵不便于携带,易造成棒杵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降低了推拿棒杵的实用性。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中医推拿棒杵组件,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医推拿棒杵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推拿棒杵多半是一体式结构,不能进行拆卸和组装,不能对棒杵局部进行更换;在推拿时,棒杵手握处不能进行旋转,增加了操作难度;且没有有效的收纳装置,使棒杵不便于携带,易造成棒杵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降低了推拿棒杵的实用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医推拿棒杵组件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中医推拿棒杵组件,包括棒杵主体、收纳装置;
所述棒杵主体主体设置为椭圆形结构,且棒杵主体两侧内部开设有圆孔;所述棒杵主体两侧固定设置有棒杵件;
棒杵件,所述棒杵件数量设置为两组,且棒杵件外侧固定设置有握把装置;
所述收纳装置主体设置为方形结构,且收纳装置后侧通过活页装置转动设置有箱盖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棒杵主体包括:
固定孔,固定孔开设于棒杵主体两侧圆孔内侧,且固定孔数量设置为八组;
定位孔,定位孔开设于棒杵主体两侧内部,且定位孔数量设置为四组。
进一步的,所述棒杵件包括:
推拿柱,推拿柱主体设置为球形结构,且推拿柱前侧设置为圆锥形结构;
转杆,转杆外侧配合安装有轴承,且轴承外侧配合安装于推拿柱内部;转杆后端内部开设有六边形孔,且转杆前端外侧固定设置有齿轮件;
滑板,滑板滑动设置于推拿柱后侧内部,且滑板数量设置为两组;滑板主体设置为圆弧形结构;
齿板,齿板固定设置于滑板内侧,且齿板与转杆前端齿轮件相啮合;齿板位于转杆前端齿轮件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棒杵件还包括:
固定柱,固定柱固定设置于滑板外侧,且固定柱滑动设置于固定孔内部;
定位柱,定位柱固定设置于推拿柱后侧,且定位柱滑动设置于定位孔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云霞,未经张云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997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油勘探收缆机构
- 下一篇:一种不停机化霜的模块式空调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