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熄焦余热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96862.2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75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胜;胡强;周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冶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7/50 | 分类号: | F22B37/50;F22D11/06;F22D1/50;F22G5/12;F01D11/04;F01K11/02;C01B21/04;B01D53/047;B01D46/02 |
代理公司: | 长沙科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3 | 代理人: | 王明 |
地址: | 410007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熄焦 余热 发电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熄焦余热发电系统,其包括氮气循环系统,所述氮气循环系统由干熄焦炉、旋风除尘器、余热锅炉、循环风机、热管换热器通过氮气管道相连接组成的闭式循环回路;所述氮气循环系统还设有高温布袋除尘器,所述高温布袋除尘器设于所述余热锅炉与循环风机之间的氮气管道上;所述氮气循环系统还设有变压吸附制氮机组,所述变压吸附制氮机组设于所述热管换热器后方的氮气管道上。本实用新型可利用所述高温布袋除尘器对循环气进行进一步除尘,有效减缓循环风机叶轮结垢的问题;所述变压吸附制氮机组的设计,一方面能补充氮气循环系统损耗的氮气,补气另一方面,也能调节进入干熄焦炉内循环氮气的温度,保证焦炭的冷却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熄焦余热综合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熄焦余热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冶金企业炼焦生产主要为高炉冶炼提供焦炭原料,从焦炉出来的焦炭温度高达约1000℃,这部分热能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合理、高效的回收这部分热能,能给相关冶金生产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
现有的干熄焦余热发电系统存在以下缺陷:
1、氮气循环系统中,旋风除尘器对干熄焦炉内排出的高温烟气的除尘效果有限,整个循环管道中还含有细微的粉尘颗粒,高温的含粉尘氮气在循环风机的叶轮处结垢严重,影响循环风机的动平衡,检修率高;
2、氮气循环系统中,氮气的损耗一般都是通过钢铁厂送入0.8MPa的氮气进行补充,输送气补充成本高,且余热锅炉与干熄焦炉之间缺乏可调节式的温控装置,当进入干熄焦炉内的氮气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不利于干熄焦炉内焦炭的冷却;
3、现有的外部蒸汽管网存在稳定性差的问题;
4、蒸发发电系统中,汽轮机的汽封逸散蒸汽热能没有进行余热回收,热能浪费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改善循环风机叶轮结垢、热能利用率高的干熄焦余热发电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干熄焦余热发电系统,包括氮气循环系统,所述氮气循环系统由干熄焦炉、旋风除尘器、余热锅炉、循环风机、热管换热器通过氮气管道相连接组成的闭式循环回路;所述氮气循环系统还设有高温布袋除尘器,所述高温布袋除尘器设于所述余热锅炉与循环风机之间的氮气管道上;所述氮气循环系统还设有变压吸附制氮机组,所述变压吸附制氮机组设于所述热管换热器后方的氮气管道上。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熄焦余热发电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氮气循环系统位于所述循环风机的进风端还设有放散管道。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熄焦余热发电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变压吸附制氮机组由补氮管线和降温管线连接所述氮气管道。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熄焦余热发电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蒸发发电系统,所述蒸发发电系统包括依次相连接的汽轮机、凝汽器、凝结水泵、热管换热器、除氧器、主给水泵,所述汽轮机的进汽口通过主蒸汽母管连接所述余热锅炉的出汽口,所述主给水泵连接余热锅炉。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熄焦余热发电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蒸发发电系统还包括疏水扩容器,所述疏水扩容器的顶部连接所述凝汽器的汽相空间,底部连接所述凝汽器的液相空间,其喷淋口与冷凝水管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熄焦余热发电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蒸发发电系统还包括汽封冷却器,所述汽封冷却器的管程连接冷凝水管,壳程连接所述汽轮机的逸散蒸汽出口,其冷凝水自流至所述凝汽器的液相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冶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省冶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968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基坑安全防护装置
- 下一篇:基于高炉鼓风系统用事故状态防负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