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用双芯蝶形引入光缆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94839.X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81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黄武勤;丛连菊;赵金荣;姚侠;张秀丽;贾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迅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经济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用双芯 蝶形 引入 光缆 | ||
本实用新型属通信光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管道用双芯蝶形引入光缆,具有两个组合部件、蝶形单元、保护层、外护套;其特征在于组合部件为特殊的形状与结构;两个组合部件相对放置,两个蝶形单元容置腔拼合成一个长方体形状的蝶形腔,第一增强件位于第一个组合部件的上容置腔内,第一增强件位于第一个组合部件的凹槽上,第二增强件位于第二个组合部件的上容置腔内,第二增强件位于第二个组合部件的凹槽上,蝶形单元位于蝶形腔内,两个组合部件形成圆柱体结构形状;保护层位于两个组合部件之外,外护套位于保护层之外。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便于成型、重量更轻、成本更低、施工更方便、产品更圆整光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光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道用双芯蝶形引入光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管道用蝶形引入光缆,如授权公告号CN202393957U公开的结构,一对钢丝放在蝶形引入光缆两侧,结构不稳定,在施工、敷设等情况下容易扭转,钢丝脱离原位,造成性能不稳定;另一方面,光缆的结构还不够小,还具有使产品减小的空间、使成本更低的空间。为此,用户及公司都希望改进光缆的结构。
CN210666136U公开了一种管道用双芯蝶形引入光缆,具有蝶形引入单元、位于蝶形引入单元外部两侧的两个外加强件、位于蝶形引入单元及外加强件之外的外护套;蝶形引入单元由光单元、位于光单元上下两侧的内加强件、及将光单元和内加强件包覆住的内护层构成,内护层的左右两侧面为平面;其特征在于外加强件位于包覆部件中,外加强件、包覆部件构成加强单元,加强单元内侧面为平面,两个加强单元的内侧面分别与内护层的左右两侧面相贴;两个加强单元的外侧面、内护层的上下两侧面的最外部在同一圆柱面上;外护套将蝶形引入单元、两个加强单元整体包覆住。其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技术效果:结构简单、产品稳定、成本低,便于制造。
上述光缆还存在以下缺陷:(1)开剥不便,需要将外护套全部开剥;(2)外加强件异形、不通用,不便于管理、采购及保存;(3)检验及施工效率不高。
CN111751946A公开了一种具有异形结构的层绞式带状光缆,具有外护层、包带层、至少三根第一松套管和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一松套管绞合于第一加强件外,包带层位于松套管形成的绞合层外,外护层挤塑于包带层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松套管由第一松套管主体构成,所述第一松套管主体内部形成一个沙漏型的第二容腔,第二容腔由两个分容腔构成,第一松套管主体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连接部件,第一松套管主体上下两侧各设有一个半圆形护边,上侧护边的左端与左侧连接部件相连,下侧护边的右端与右侧连接部件相连,护边将第一松套管主体围于内部,并形成两个第一容腔,所述沙漏型的第二容腔的两个分容腔设有光纤带叠带体,所述光纤带叠带体由至少两根光纤带构成,所述光纤带由至少两根光纤并带而成。其松套管异于现有技术的形状,便于开剥,不需要专业的工具,使作业效率大幅提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层绞式带状光缆的单根松套管抗压性能不强的问题。申请人受其启发,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多单元蝶形引入光缆中蝶形单元不易开剥、施工效率低等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揭示一种管道用双芯蝶形引入光缆,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迅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熟迅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948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片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混凝土加工的环保型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