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纺织品染色的吊笼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94708.1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03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黄群峰;陆翠玲;陶少波;张家豪;李花;祁丽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联宏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23/04 | 分类号: | D06B23/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唯思而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53 | 代理人: | 李婧宇 |
地址: | 215615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纺织品 染色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纺织品染色的吊笼,包括上结构部、下结构部、中间结构部,中间结构部的上部、下部分别与上结构部、下结构部固定连接,并且中间结构部为镂空结构;吊笼整体为筒状结构,上结构部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连接吊接装置的吊环,下结构部设置有用于承托吊笼中的纤维的可拆卸的条状承托部件,所述吊笼在使用时浸染速度快且染色均匀,染色完的纤维毛团成型整齐,吊笼重复利用环境友好,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品染色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纺织品染色的吊笼。
背景技术
在纺织品染色领域,对纺织品进行染色时,包括对纺织品的原料和半成品的染色,尤其是对纤维进行染色时需要将纤维放入染缸,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将纤维毛球装入布袋中再投入染缸,这个方法存在装卸不便的问题,从纤维毛球从袋中取出会使纤维毛球成型凌乱,经过染色后的纤维毛球凹凸不平,甚至出现纤维之间沾并的情况,另一方面布袋消耗量大,增大了成本,也不利于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纺织品染色的吊笼。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纺织品染色的吊笼,包括上结构部、下结构部、中间结构部,中间结构部的上部、下部分别与上结构部、下结构部固定连接,并且中间结构部为镂空结构;吊笼整体为筒状结构,上结构部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连接吊接装置的吊环,下结构部设置有用于承托吊笼中的纤维的可拆卸的条状承托部件。
在实际使用时,纤维毛球放置在吊笼中,利用吊接装置连接吊环将吊笼放入染缸。由于吊笼为筒状且其中间结构部为镂空结构,染液从吊笼的下方、中间结构部的筒壁均可渗入,浸透速度快且染色均匀。吊笼下部的承托部件,使得纤维毛球不会从其底部漏出。而在染色完毕后,将承托部件拆卸出来,利用吊接装置将吊笼吊起,纤维毛球从吊笼的底部脱出,从而将吊笼和纤维毛球分离,这样分离出的纤维毛球成型整齐,不会出现纤维之间沾并的情况。吊笼反复利用,节省成本且环保。
进一步地,上结构部、下结构部、中间结构部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形状相同。
进一步地,上结构部、下结构部、中间结构部均为筒状结构。
更进一步地,中间结构部的高度大于上结构部的高度、下结构部的高度。
更进一步地,承托部件贯穿下结构部的内侧空间并且与下结构部的筒壁相连接。
更进一步地,上结构部、下结构部的筒壁的厚度大于中间结构部的筒壁的厚度,起到了加固效果,防止吊笼在吊起过程中变形。
进一步地,中间结构部呈筒状,该筒状的筒壁为网状结构。
进一步地,吊环呈倒U形结构。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相较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吊笼整体为筒状且中间结构部镂空,浸染速度快且染色均匀;承托部件使纤维毛球在染色过程中不会漏出,染色完毕后将承托部件拆卸,使吊笼和纤维毛球分离顺利,且纤维毛球成型整齐;吊笼反复利用可节省成本,对环境友好。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组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用于纺织品染色的吊笼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用于纺织品染色的吊笼的一个实施例的仰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中间结构部;2、上结构部;21、吊环;3、下结构部;31、承托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联宏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联宏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947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轨轨腰打磨机用夹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梳理机的锡林装置及梳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