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普外肝胆胰引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394402.6 | 申请日: | 2021-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30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王明;杨琴;蒋崔楠;吕海龙;刘泽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郭艳艳 | 
| 地址: | 610014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肝胆 引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普外肝胆胰引流装置,包括本体和设置于本体顶部的导流管,设置于本体左侧用于夹持导流管的夹持机构。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增加了夹持机构,从而可以对引流装置进行固定,避免因医护人员长时间手持造成引流装置晃动,增加了病人痛楚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普外肝胆胰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在普外科肝胆胰一类的手术治疗中,主要以药物治疗和病灶引流为主,而随着相关技术的逐渐发展,使得这两种治疗方法逐渐结合起来,达到更加有效的治疗效果。
在对肝胆胰进行治疗时需要用到引流装置,但现有的引流装置不具备固定的功能,大多都为医生或者护士手持进行固定,从而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长时间手持容易造成晃动,从而增加了病人的痛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不足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普外肝胆胰引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普外肝胆胰引流装置,包括本体和设置于本体顶部的导流管,设置于本体左侧用于夹持导流管的夹持机构;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位于本体左侧的夹持座,所述夹持座的前侧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顶部和底部分别滑动设置有夹板,两个所述夹板远离另一个夹板的一侧设置有推杆,所述夹持座内转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设置有匚形螺纹座,所述推杆与匚形螺纹座接触的一侧设置为斜面,所述螺纹杆通过旋钮转动。
进一步,所述夹持座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转动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本体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底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螺柱,所述螺柱上设置有螺纹套,所述本体左侧设置有多个与螺纹套配合的第二螺柱。
进一步,所述夹板与导流管接触的一侧设置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材质为橡胶。
进一步,所述匚形螺纹座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夹持座内开设有与导向块配合的导向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增加了夹持机构,从而可以对引流装置进行固定,避免因医护人员长时间手持造成引流装置晃动,增加了病人痛楚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普外肝胆胰引流装置的外观图;
图2为图1的极限位置图;
图3为图1中局部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普外肝胆胰引流装置中的夹持座侧剖视图。
图中:1、本体;2、导流管;3、夹持机构;31、夹持座;32、旋钮;33、螺纹杆;34、匚形螺纹座;35、推杆;36、夹板;37、缓冲板;38、导向块;39、底座;391、第一螺柱;392、螺纹套;393、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未经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944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弹性的入肝血流阻断带
 - 下一篇:一种干粉砂浆生产用物料烘干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