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籽油加工用蒸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93564.8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39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周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山茶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04 | 分类号: | C11B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信与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450 | 代理人: | 马育妙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丽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籽油加 工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籽油加工用蒸炒装置,涉及茶籽油加工领域,包括架体,架体从上至下分别设有可左右平移的筛网、若干喷水口和蒸炒装置;蒸炒装置包括外锅和镶嵌在外锅中的内锅,内锅和外锅之间设置有中空区,中空区中与内锅底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控制内锅转动的第一电机;外锅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调节外锅前后倾斜角度的调节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筛网和喷水头的配合,使水均匀的洒在茶籽上,为后续茶籽的加工提供保障,达到提高茶籽油品质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籽油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籽油加工用蒸炒装置。
背景技术
油料生坯经过湿润、蒸坯、炒坯等处理转变为熟坯的过程称作蒸炒。茶油设备蒸炒方法一般分为干炒和润湿蒸炒两种,茶油设备润湿蒸炒是指在蒸炒开始时利用添加水分或喷入直接蒸汽的方法使生坯达到最优的润湿水分,然后再将润湿过的料坯进行蒸炒,使蒸炒后熟坯中的水分、温度及结构性能达到最适宜压榨取油的要求,这是油厂普遍采用的一种蒸炒方法。然而,在润湿蒸炒的添加水分步骤中,因为茶籽堆叠在一起,容易造成洒水不均,一些茶籽上粘附过多水分,另一些茶籽甚至没有粘附水分,从而导致在下一步蒸炒过程中,影响茶籽出油品质,所以需要对加工用蒸炒装置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籽油加工用蒸炒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籽油加工用蒸炒装置,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从上至下分别设有可左右平移的筛网、若干喷水口和蒸炒装置;所述蒸炒装置包括外锅和镶嵌在外锅中的内锅,所述内锅和外锅之间设置有中空区,中空区中与内锅底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控制内锅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外锅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调节外锅前后倾斜角度的调节件。
将待加工的茶籽放置在筛网上,打开喷水口开关,筛网左右平移时,晒网上的茶籽将会渐渐从网孔中掉落,掉落的茶籽经过喷水口区域,喷水口喷出细雾状的水对茶籽进行均匀的湿染,经过湿染的茶籽掉落入内锅中(经过调节件调节使内锅的开口朝向顶部),内锅通过旋转对茶籽进行均匀的蒸煮,蒸煮完成后,调节件调节使内锅开口倾斜,使内锅中的茶籽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筛网和喷水头的配合,使水均匀的洒在茶籽上,为后续茶籽的加工提供保障,达到提高茶籽油品质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筛网的边缘位置设置有与筛网连接为一体的固定框。起到固定和保护筛网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筛网的边缘位置设置有与筛网可拆卸连接的固定框。方便更换新的筛网。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框的正面、背面底边位置均设有滑轮,所述架体上设有与滑轮对应的滑轨;所述架体上设有第二电机、从动轮和活动连杆,第二电机通过皮带与从动轮连接,活动连杆包括第一连杆和与第一连杆活动铰接的第二连杆,第一连杆远离第二连杆的一端与从动轮中间的转轴固定连接,第二连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与固定框一端设置的活动件铰接。第二电机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的转轴带动第一连杆转动,第一连杆带动第二连杆、筛网在滑轨上往复运动,达到筛落茶籽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框上设有开口朝上的护边,护边以竖直线为基线向外倾斜30-45度角。可以将更多的茶籽堆叠在筛网上,避免频繁的添加茶籽。
进一步的,若干所述喷水口 通过一根总通水管和相应数量的分水管连接,每个分水管的端部对应一个喷水口 ,分水管的另一端与总通 水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中空区中对应内锅外壁的位置设置有加热内锅的电热丝。
进一步的,所述内锅底部设置有转盘,转盘与第一电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机外罩有隔热套。防止第一电机受电热丝的影响,达到保护第一电机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山茶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山茶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935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