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镜面塑胶件防冲痕气纹模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92749.7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03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河兴;代孝彬;田贞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晖美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33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永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74 | 代理人: | 谢嘉俐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镜面 塑胶 件防冲痕气纹 模具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镜面塑胶件防冲痕气纹模具结构,包括进胶口、进胶流道和斜抽机构,所述进胶口装设在所述进胶流道的中部用于进料,所述斜抽机构分别装设在所述进胶流道的两端上用于出料,所述进胶口、进胶流道和斜抽机构相互连通,所述进胶口的直径从上往下依次增大,所述斜抽机构上远离进胶口的一侧顶部设置有出料口。本实用新型从进胶的位置和方向上进行优化,实现从产品底部进行填充注塑,进胶口的直径从上往下依次增大,模具结构稳定,有效改善塑胶件表面气纹、冲痕等不良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镜面塑胶件防冲痕气纹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车灯周圈的灯饰塑胶件越来越多地使用无需喷涂的高镜面件,无需喷涂使得塑胶件的外观不良无法遮蔽,因此,对塑胶件的外观要求非常高。现有技术中,模具大都采用侧进胶或扇形进胶,塑胶件注塑完成后的进胶口区域的气纹、冲痕等注塑缺陷较为严重,大大影响了注塑件的整体外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高镜面塑胶件防冲痕气纹模具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镜面塑胶件防冲痕气纹模具结构,包括进胶口、进胶流道和斜抽机构,所述进胶口装设在所述进胶流道的中部用于进料,所述斜抽机构分别装设在所述进胶流道的两端上用于出料,所述进胶口、进胶流道和斜抽机构相互连通,所述进胶口的直径从上往下依次增大,所述斜抽机构上远离进胶口的一侧顶部设置有出料口。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斜抽机构上的所述出料口的横截面为弧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胶口的顶面和底面呈圆形设置,其底面倾斜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胶流道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一端相互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相应的斜抽机构相连通,所述进胶口装设在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相连接的一端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包括横部和弧形部,两个所述弧形部的一端相互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相应的横部的一端相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一体成型,所述横部和弧形部一体成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斜抽机构的顶面倾斜设置,其出料口倾斜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从进胶的位置和方向上进行优化,实现从产品底部进行填充注塑,进胶口的直径从上往下依次增大,模具结构稳定,有效改善塑胶件表面气纹、冲痕等不良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注塑件与模具结构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00、模具结构;200、塑胶件;1、进胶口;2、进胶流道;21、第一流道;22、第二流道;23、横部;24、弧形部;3、斜抽机构;31、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晖美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晖美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927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