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药材加工研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390917.9 | 申请日: | 2021-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97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端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02C19/22 | 分类号: | B02C19/22;B02C21/02;B02C23/10 |
| 代理公司: | 贵州启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08 | 代理人: | 赵彦栋 |
| 地址: | 550018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材 加工 研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药材加工研磨装置,包括研磨箱,研磨箱的内壁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研磨桶,研磨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研磨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口,进料口贯穿研磨箱和顶板并延伸至研磨桶内部,研磨桶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底板,研磨箱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通过设置的输送装置,药材从进料口放进研磨桶进行研磨,研磨完成,电动伸缩杆伸缩运动,使底板滑出研磨桶底部,药材掉落到筛料箱内,输送装置使未完成加工地药材掉落到接料箱,未完成加工的药材从接料箱内滑落到研磨桶内,进行再次加工,反复循环,直至药材加工完毕,该装置使药材能够充分的粉碎,药材的药性能得到充分发挥,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药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材加工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人体机能的药物。多为植物药,也有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认识,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由于太古时期文字未兴,这些知识只能依靠师承口授,后来有了文字,便逐渐记录下来,出现了医药书籍。这些书籍起到了总结前人经验并便于流传和推广的作用。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得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有着巨大的贡献。由于药物中草类占大多数,所以记载药物的书籍便称为“本草”。据考证,秦汉之际,本草流行己较多,但可惜这些本草都已亡佚,无可查考。现知得最早本草著作称为《神农本草经》,著者不详,根据其中记载的地名,可能是东汉医家修订前人著作而成,中药应用理论比较独特。中药有四气五味,四气又称四性,是指药性的寒、热、温、凉。五味指药物的辛、酸、甘、苦、咸。中草药的气、味不同,其疗效也各异。中草药的应用形式多种多样,有用药物加水煎熟后去渣留汁而成的汤剂,有研磨成粉末状的粉剂,还有丸剂、膏剂、酒剂、片剂、冲剂、注射剂等。
中药材在收集、采集之后需要进行处理,其中处理好之后需要将其挤压成型,然后进行切断,切断之后有些中药材还需进行一步粉碎成颗粒状。在现有技术中,其中药粉碎设备的粉碎效果较差,导致药材的药性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药材加工研磨装置,具备的粉碎效果好,药材能够充分的粉碎,药材的药性得到充分地发挥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药材加工研磨装置,包括研磨箱,所述研磨箱的内壁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研磨桶,所述研磨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研磨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贯穿研磨箱和顶板并延伸至研磨桶内部,所述研磨桶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底板,所述研磨箱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端与底板的外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研磨箱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筛料箱,所述筛料箱的内侧中间固定连接有筛网,所述筛料箱的一侧固定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贯穿筛料箱并延伸至其内部,所述筛网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斜板。
优选的,所述筛料箱靠近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输送装置,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延伸至输送装置的顶部,所述研磨桶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贯穿输送装置并与输送装置转动连接,研磨桶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贯穿研磨桶并延伸至其内部,所述第二管道远离研磨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接料箱,所述接料箱位于输送装置的一端下方。
优选的,所述输送装置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均匀排列与输送装置外壁。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旋铰龙,所述螺旋铰龙贯穿顶板并延伸至研磨桶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研磨箱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贯穿研磨箱并于筛料箱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贵阳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909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乙炔发生器用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院外急救诊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