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耳内镜手术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89596.0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28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蔡跃新;郑亿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90/25 | 分类号: | A61B90/25;A61B50/22;A61B1/22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圳博友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00 | 代理人: | 王玲玲 |
地址: | 51012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内镜 手术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内镜手术支架,包括底座和夹持机构,所述底座上端面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底座顶部两侧均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上设置有丝块,所述底座右侧底部固定有凸块,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底板、第二凹槽、第二弹性垫片、通孔、橡胶圈、放置环和弹簧,所述底板固定于电动伸缩杆上端面,所述底板左侧顶部贯穿有通孔,且通孔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橡胶圈,所述放置环外侧壁上固定有弹簧。该耳内镜手术支架,该装置便于移动,可放置在不同的手术台上,通过第一弹性垫片对患者的头部进行依托,使得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得到良好的体验感,通过丝块可对患者头部进行辅助固定,可防止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晃动,影响手术进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内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耳内镜手术支架。
背景技术
耳内镜是对外耳道、鼓膜、中耳等进行检查或手术评估的一种腔镜仪器,耳内镜可以观察到手术显微镜不易观察到的部位,如上股室、后股室等,及时发现中耳病变,降低病变复发率,在耳内镜手术过程中,通常由医生握住耳内镜悬空进行操作,十分消耗体力,所以需要支架对耳内镜进行辅助固定,减轻医生工作量。
现有的耳内镜手术支架不便于移动,使用范围较小,且不便于对患者头部进行固定,同时不便于对医生手部进行支撑,导致医生长时间手术后较为疲劳,所以需要对现有的耳内镜手术支架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内镜手术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便于移动,使用范围较小,且不便于对患者头部进行固定,同时不便于对医生手部进行支撑,导致医生长时间手术后较为疲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耳内镜手术支架,包括底座和夹持机构,所述底座上端面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内底部设置有第一弹性垫片,所述底座顶部两侧均设置有丝杆,且丝杆贯穿底座外侧,同时丝杆外侧连接有把手,所述丝杆上设置有丝块,且丝块内侧设置有海绵垫,所述底座右侧底部固定有凸块,且凸块内固定有电动伸缩杆,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底板、第二凹槽、第二弹性垫片、通孔、橡胶圈、放置环和弹簧,所述底板固定于电动伸缩杆上端面,且底板上端面右侧开设有第二凹槽,同时第二凹槽内底部设置有第二弹性垫片,所述底板左侧顶部贯穿有通孔,且通孔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橡胶圈,同时通孔内部设置有放置环,所述放置环外侧壁上固定有弹簧,且弹簧顶部固定于通孔内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底座前端面呈圆弧形。
优选的,所述丝杆设置有两个,且一个丝杆、一个把手、一个丝块和一个海绵垫为一组,同时丝块和底座为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呈“L”型。
优选的,所述弹簧均匀分布于放置环的外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耳内镜手术支架,
(1)该装置便于移动,可放置在不同的手术台上,通过第一弹性垫片对患者的头部进行依托,使得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得到良好的体验感,通过丝块可对患者头部进行辅助固定,可防止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晃动,影响手术进程;
(2)通过放置环可对耳内镜进行支撑,使得医生不需要长时间悬空握住耳内镜进行手术,通过第二弹性垫片可对医生的手部进行依托,减少疲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夹持机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未经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895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氧丙烷车间丙烯回收过程中的压缩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玻璃退火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