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凝止血钳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89455.9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78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侯靖平;王奎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风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18/14 |
代理公司: | 杭州兴知捷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38 | 代理人: | 董建军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凝止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电凝止血钳,该止血钳包括电极、手柄和用于驱动电极开合的动力臂,所述电极分别为平行设置的上电极和下电极,所述上电极和下电极向手柄内延伸,所动力臂位于上电极和下电极末端之间,通过动力臂驱动电极做杠杆运动实现上电极和下电极尖端的开合。本实用新型电凝止血钳,操作稳定,手术视野好,操作轻便,外形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电极电凝止血钳,尤其涉及一种鼻颅底、腔道内止血电极。
背景技术
电凝技术用于外科止血起源很早,用于手术的电流为高频电流,可安全通过人体,不会引起神经或肌肉反应。利用高频电流的热效应,使血管壁脱水皱缩、血管内血液凝固,并使血管与血凝块互融为一体,而达到有效止血目的。
常规的止血钳包括镊柄、镊体和镊尖,镊体内两侧设有限位块,在手术时,医生用大拇指和食指分别作用在镊体两侧控制镊尖的打开与闭合,用于普外科的止血。采用这种常规的双极止血钳其工作强度大,工作不方便;在用于鼻颅底或腔道止血时,其操作不稳定;同时操作时,因手掌阻挡,视野范围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电凝止血钳,采用动力臂驱动,操作轻便,手术视野范围好,工作强度低,外形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电凝止血钳,包括电极、手柄和用于驱动电极开合的动力臂,所述电极分别为平行设置的上电极和下电极,所述上电极和下电极向手柄内延伸,所述动力臂位于手柄内通过驱动电极做杠杆运动实现上电极和下电极尖端的循环开合。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创新点在于:将杠杆运动原理应用在本实用新型的止血钳内,利用动力臂驱动电极做杠杆运动实现上电极和下电极尖端的循环开合,结构简单,开合过程稳定,操作轻便。
作为优选,所述上电极设有金属支点,所述下电极通过支点的作用实现杠杆运动,所述上电极在手柄内延伸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动力臂驱动下电极做杠杆运动,上电极固定不动,实现两者尖端的开合。
作为优选,所述上电极和下电极均设有金属支点,所述上电极和下电极通过金属支点的作用实现杠杆运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动力臂驱动上电极、下电极同时做杠杆运动实现两者尖端的开合。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臂安装在上电极与下电极支点后侧,通过动力臂支点实现杠杆运动,驱动上电极与下电极做杠杆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臂由绝缘材料制作,安装在手柄内,通过动力臂摆动,驱动电极前端循环开合。
作为优选,所述上电极、下电极末端设置有弹性圈,所述弹性圈为绝缘材料制作,确保上下电极在静止时呈现张开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手柄为枪式手柄,所述动力臂下端外形成枪式把手形,延伸至手柄外,所述动力臂和手柄之间安装有金属弹片,用于确保动力臂复位。
作为优选,所述电极内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金属输水管,所述金属输水管向手柄内延伸后与塑料输水管连接,所述塑料输水管在手柄内延伸后与输液器连接,减少手术粘连。
作为优选,所述电极除尖端止血区域外均覆盖绝缘层,防止短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杠杆运动的原理作用在电极上,利用动力臂驱动电极运动,实现上电极、下电极尖端的开合,操作稳定,实用性强;通过设置枪式手柄,上电极、下电极的一部分位于手柄内,通过动力臂摆动,驱动电极尖端循环开合。手术时,手掌在器械下方,手术视野清晰,开合过程稳定,操作方便,符合人体工程学。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风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风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894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松纸安装位置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浆料的气泡排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