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肢体支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89006.4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08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方鹏;王海;刘永明;唐顺;孙航;朱永隆;杜洪波;李鹤年;杨春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A61F5/37;A61F13/1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肢体 支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肢体支架装置,它包括腰带组件(1),其特征在于:在腰带组件(1)上连接有悬臂(2),在悬臂(2)一端铰接有摆臂(3),在摆臂(3)一端连接有托板(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患者佩戴,固定受伤肢体,增加水平方向运动时的安全性,并防止肢体二次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康复装置,具体地说就是一种医用肢体支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患者由于各种原因上肢出现受伤,在通过治疗之后,由于前期不能发力,通常需要一定时间的休养和护理,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通过绷带,将上肢系紧并挂在脖子上,长此以往,给脊椎造成巨大的压力,同时还有可能造成脊椎的伤害,而且在患者不注意移动手臂时会对手臂造成振动从而造成患者手臂伸二次损伤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医用肢体支架装置。
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肢体支架装置,它包括腰带组件,其特征在于:在腰带组件上连接有悬臂,在悬臂一端铰接有摆臂,在摆臂一端连接有托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有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腰带组件包括平行分布的第一腰带和第二腰带,在第一腰带和第二腰带之间连接有一组固定板,在至少一个固定板上设有一组与悬臂对应配合的插接孔。
所述的悬臂包括伸缩套管结构的杆体,在杆体一端设有与腰带组件对应配合的螺杆,在螺杆上设有对应配合的锁紧螺母,在杆体另一端连接有与摆臂连接配合的铰接槽。
所述的托板为弧形槽结构,在槽体内连接有衬垫,在衬垫均布有一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贯穿托板。
在所述托板一侧连接有一组拉绳,在托板另一侧设有与拉绳对应配合的紧固环。
实用新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高度位置调节简便,便于患者佩戴,固定受伤肢体,增加水平方向运动时的安全性,并防止肢体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悬臂和摆臂的铰接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托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医用肢体支架装置,它包括腰带组件1,所述的腰带组件1包括平行分布的第一腰带1a和第二腰带1b,在第一腰带1a和第二腰带1b之间跨接有三个固定板1c,所述的三个固定板1c为竖直分布并带有一定弧度,在其中两个固定板1c的弧顶位置设有一组插接孔1d,所述插接孔1d成直线竖直分布。没有插接孔1d的固定板1c分布在设有插接孔1d的两个固定板1c之间。待第一腰带1a和第二腰带1b上带扣对应扣合在一起后,所述的带有插接孔1d的两个固定板1c正好分布在身体的左右两侧。
设置一个与插接孔1d形成连接配合的悬臂2。所述的悬臂2包括伸缩套管结构的杆体2a,在杆体2a一端设有与插接孔1d对应配合的螺杆2b。使用时将螺杆2b插入对应侧的固定板1c上合适高度的插接孔1d中,而后再用图中未显示的锁紧螺母将螺杆2b与固定板1c连接固定在一起。
在杆体2a另一端连接有与摆臂3连接配合的铰接槽2c,在铰接槽2c内插设有与摆臂3连接配合的铰接轴2d。
在摆臂3一端固定连接有托板4。所述的托板4为弧形槽结构,在槽体内粘接有柔性的衬垫5,在衬垫5均布有一组成矩阵状分布的通气孔5a,所述通气孔5a贯穿托板4。在所述托板4一侧连接有一组拉绳6,在托板4另一侧设有与拉绳6对应配合的紧固环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890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计数功能的财务章
- 下一篇:一种轻量化航空航天用高温屏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