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直径钢筋交叉连接套筒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87247.5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84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魏明;管磊;杨斌;郭松晗;陈玉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 |
代理公司: | 南京先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5 | 代理人: | 孙甫臣 |
地址: | 21004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径 钢筋 交叉 连接 套筒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直径钢筋交叉连接套筒,属于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连接套筒包括钢筋穿插套筒和两个圆管套筒,两个圆管套筒对称安装在钢筋穿插套筒表面;钢筋穿插套筒内设有供钢筋穿过的第一通孔,且钢筋穿插套筒内表面光滑无螺纹,圆管套筒内设有盲孔或第二通孔,且圆管套筒内表面设有与钢筋相匹配的螺纹。同一方向上的两根钢筋通过圆管套筒机械连接在一起,其他方向上的钢筋可直接穿过圆管套筒之间的钢筋穿插套筒,无需对钢筋进行弯折即可解决大型施工项目中因钢筋交叉出现的碰撞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接套筒,构造简单,制作方便,可用模具大批量铸造成型后使用,能够在大型建筑结构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直径钢筋交叉连接套筒。
背景技术
目前的体育场馆、商场、展览馆等大型公共建筑中,其梁、柱、支撑等结构构件的尺寸较大,纵向受力钢筋尺寸普遍很大,间距也较为密集,通常采用的都是直径大于等于25mm的钢筋。
在梁与梁、梁与柱的交叉节点位置,密集的大直径钢筋在此交叉,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碰撞问题。当施工空间足够,且钢筋直径不大时,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挪动钢筋位置、局部弯折钢筋的方式解决上述碰撞问题。
但是在大型施工项目中,密集的大直径钢筋导致操作空间有限,无法实现局部弯折,而挪动钢筋又会产生保护层异常的问题(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接近,挪动会造成双倍保护层厚度或厚度不足),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满足大直径钢筋交叉连接使用的装置以解决交叉碰撞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直径钢筋交叉连接套筒,利用圆管套筒将同一方向上的钢筋连接在一起,其他方向上的钢筋可直接穿过圆管套筒之间的钢筋穿插套筒,无需对钢筋进行弯折操作,解决了因钢筋交叉产生的碰撞问题,使用方便,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一种大直径钢筋交叉连接套筒,包括钢筋穿插套筒和两个圆管套筒,两个圆管套筒对称安装在钢筋穿插套筒表面,且圆管套筒均与钢筋穿插套筒垂直;钢筋穿插套筒内设有供钢筋穿过的第一通孔,且钢筋穿插套筒内表面光滑无螺纹;圆管套筒内表面设有与钢筋相匹配的内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钢筋穿插套筒为立方体结构,且第一通孔截面为正方形。
进一步地,所述钢筋穿插套筒为圆柱状结构,且第一通孔截面为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圆管套筒内设有截面为圆形的盲孔。
进一步地,所述圆管套筒内设有截面为圆形的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截面尺寸大于钢筋直径;第一通孔截面尺寸与钢筋直径之间的尺寸之差为3~5mm。
进一步地,所述钢筋穿插套筒和两个圆管套筒均采用45号圆钢制成。
进一步地,同一方向上的两根所述钢筋分别通过两个圆管套筒连接在一起,另一方向上的钢筋穿过第一通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大型施工项目中,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套筒,将同一方向上的两根钢筋通过圆管套筒机械连接在一起,其他方向上的钢筋可直接穿过圆管套筒之间的钢筋穿插套筒,能够有效解决钢筋交叉时出现的碰撞问题,无需采用传统的折弯等方式,操作难度低,省时省力,有效加快工程进度。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接套筒,构造简单,制作方便,可用模具大批量铸造成型后使用,能够在大型建筑结构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的连接套筒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的连接套筒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的连接套筒侧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872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筋弯钩器
- 下一篇:一种具有尾气回收功能的热风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