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河船岸交通管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385301.2 | 申请日: | 2021-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63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钟晨薇;郑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事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H05K7/20;G08G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互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2 | 代理人: | 裴姣姣 |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河 交通管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河船岸交通管理装置,包括本体与底座,本体的底部具有滑轨,滑轨的截面呈T型,滑轨上具有螺纹孔,底座具有述滑轨形状相匹配的滑槽,滑轨安装于滑槽内,滑槽内具有与滑轨上的螺纹孔相对应的螺栓孔,螺栓孔贯通至底座的底部。上述内河船岸交通管理装置,本体的T型滑轨卡设在底座的滑槽内,沿滑槽滑动时不会发生垂直于滑槽的纵向位移,滑动至标准位置后,采用螺钉进行固定,便于安装,稳固性较好。并且,拆卸时,拧出螺钉后不会发生倾倒,稳定性好,节省人力,拆卸简单,便于维修或者更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河岸交通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河船岸交通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内河船岸协同智能交通管理装置是用于对内河岸交通智能管理的一种设备。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基于内河船岸协同智能交通管理装置有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传统的内河船岸协同智能交通管理装置大多不易拆装,不便于维修或者更换,且安装后的稳固性不可靠。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内河船岸协同智能交通管理装置不易拆装、稳定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易拆装、稳定性较好的内河船岸交通管理装置。
一种内河船岸交通管理装置,包括本体与底座,所述本体的底部具有滑轨,所述滑轨的截面呈T型,所述滑轨上具有螺纹孔,所述底座具有与所述滑轨形状相匹配的滑槽,所述滑轨安装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槽内具有与所述滑轨上的螺纹孔相对应的螺栓孔,所述螺栓孔贯通至所述底座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的内侧具有弹性凸部,所述滑轨的侧面具有与所述弹性凸部相匹配的凹陷部。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凸部包括弹簧与凸缘,所述滑槽的内侧具有安装孔,所述弹簧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另一端与所述凸缘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的后部具有与所述本体内部相通的散热部。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部包括支架、电机与风扇,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本体内部的底面,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风扇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的顶部具有信号接收部,所述信号接收部包括固定块、至少四个支撑柱与接收器,所述至少四个支撑柱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固定块上,另一端承载所述接收器。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的前部镶嵌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按钮。
上述内河船岸交通管理装置,本体的T型滑轨卡设在底座的滑槽内,沿滑槽滑动时不会发生垂直于滑槽的纵向位移,滑动至标准位置后,采用螺钉进行固定,便于安装,稳固性较好。并且,拆卸时,拧出螺钉后不会发生倾倒,稳定性好,节省人力,拆卸简单,便于维修或者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内河船岸交通管理装置的机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的内河船岸交通管理装置的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的内河船岸交通管理装置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的内河船岸交通管理装置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中:110、本体;111、滑轨;112、螺纹孔;113、散热部;1132、支架;1134、电机;1136、风扇;114、接收部;115、显示屏;116、控制按钮;117、凹陷部;120、底座;121、滑槽;122、螺栓孔;123、弹性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事大学,未经上海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853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压器加工用线圈绕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变压器的散热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