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清除杂质的环保水处理用沉淀池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384998.1 | 申请日: | 2021-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27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斌;丁同喜;杜荣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斌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颜翠萍 |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清除 杂质 环保 水处理 沉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动清除杂质的环保水处理用沉淀池,包括第一沉淀池,所述搅拌池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搅拌杆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贯穿第一沉淀池底端中心并固定连接在轴杆的底端,所述轴杆的右端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扫渣板,所述第一沉淀池内壁的外径一周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一沉淀池右端中部通过辅助板连接有第二沉淀池。本实用新型中,污水在搅拌池内加入化学药品后,通过搅拌叶搅拌产生絮凝反应后再流入第一沉淀池,沉淀效率更高,轴杆顶端的扫渣板能清除污水表面的浮渣,轴杆底端的扫渣板能清除污水底部絮凝后的杂质,双重处理清除效果更好,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淀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清除杂质的环保水处理用沉淀池。
背景技术
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净化水质的设备。利用水的自然沉淀或混凝沉淀的作用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沉淀池按水流方向分为水平沉淀池和垂直沉淀池。沉淀效果决定于沉淀池中水的流速和水在池中的停留时间。
现在的沉淀池大多为多级式,利用高度差来使得污水在不同沉淀池之间进行转移,但一般只会进行一次沉淀,不使用化学物品的同时对污水中漂浮在顶层的浮渣无法处理,导致处理结束后水质一般,处理结束后对沉淀池的池壁清理工作也比较困难,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自动清除杂质的环保水处理用沉淀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清除杂质的环保水处理用沉淀池,包括第一沉淀池,所述第一沉淀池左端顶部通过固定板连接有搅拌池,所述搅拌池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贯穿搅拌池顶端中部并固定连接在搅拌杆顶端,所述搅拌杆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所述搅拌池左端顶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搅拌池顶端右侧设置有进药口,所述搅拌池右端底部固定连接有高压水泵,所述第一沉淀池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贯穿第一沉淀池底端中心并固定连接在轴杆的底端,所述轴杆的右端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扫渣板,所述第一沉淀池底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脚架,所述固定脚架分别固定连接在集污腔顶端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沉淀池内壁的外径一周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一沉淀池底端左右两侧靠近固定脚架内侧固定连接有排出管,所述轴杆顶部外径一周通过固定块连接有洒水管,所述第一沉淀池右端中部通过辅助板连接有第二沉淀池,所述辅助板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顶端右侧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出管,所述第二沉淀池内部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沉淀池右端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所述搅拌池3前端中部设置有观察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高压水泵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贯穿搅拌池右端底部和第一沉淀池左端底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排出管底端均贯穿集污腔顶端并分别固定连接在集污腔顶端左右两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水泵输入端与第一沉淀池右端底部通过皮管相连,所述第一水泵顶端左侧输出端与轴杆内部通过皮管相连且皮管底端固定连接在洒水管输入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输出管底端贯穿第二过滤网的顶端中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观察窗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刻度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沉淀池内部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斌,未经王建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849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压型低压电缆
- 下一篇:一种泵站安全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