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底模支撑的“Y”字型顶托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84671.4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64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栋;梁正宇;孙福州;胡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48 | 分类号: | E04G11/48;E04G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田世瑢;唐晓丽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支撑 字型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底模支撑的“Y”字型顶托,包括下部支撑杆,下部支撑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横杆,支撑横杆顶部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立杆套筒,立杆套筒的内部设置有螺杆,立杆套筒的顶部开设有调节腔,调节腔的内部设置有套件,调节腔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螺母套。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实际使用时,整个卡顶托可普遍用于梁板交接部位和楼板的支模体系施工当中,并且具备调节功能,应用面广泛,还增加了顶托固定卡的数量,大大提高了底模的稳定性,提升了结构成型质量;可有效减少竖向立杆的搭设,减少了人工、材料的投入;安装简单,可提高施工效率;而且还利于循环使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主梁顶托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底模支撑的“Y”字型顶托。
背景技术
现有梁板支撑体系大部分采用传统的单固定卡顶托,采用此传统顶托存在以下问题:
一、主梁及小梁悬挑过长:梁板交接部位因支撑立杆与结构梁或剪力墙有一定的施工距离,致使单固定卡顶托无法支撑到位,从而导致底模因上部重力产生下挠。
二、间距较大:因上部重力产生下挠,导致顶板极差超限,影响观感质量,返修费工费时。
三、作业空间狭小:为保障施工安全,支撑多设置较密,使得作业面空间狭小,不利于施工。
四、材料浪费:为保障施工安全,支撑多设置较密,大大增加了材料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底模支撑的“Y”字型顶托。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底模支撑的“Y”字型顶托,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底模支撑的“Y”字型顶托,包括下部支撑杆,下部支撑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横杆,支撑横杆顶部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立杆套筒,立杆套筒的内部设置有螺杆,立杆套筒的顶部开设有调节腔,调节腔的内部设置有套件,调节腔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螺母套,调节腔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延伸腔,螺杆的顶端焊接有两个呈V字形设置的固定卡托,两个固定卡托之间焊接有水平连接杆,螺杆的表面螺纹安装有内丝调节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实际使用时,整个卡顶托可普遍用于梁板交接部位和楼板的支模体系施工当中,并且具备调节功能,应用面广泛,还增加了顶托固定卡的数量,大大提高了底模的稳定性,提升了结构成型质量;可有效减少竖向立杆的搭设,减少了人工、材料的投入;安装简单,可提高施工效率;而且还利于循环使用。
优选的,螺杆的底端穿过套件和固定螺母套延伸至延伸腔的内腔。
优选的,立杆套筒表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套二,立杆套筒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套一。
优选的,安装套一的一侧焊接有连接杆一,安装套二的一侧焊接有连接杆二。
优选的,两个固定卡托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在建筑物上的梁板,梁板表面的一侧套接有竖向连接板。
优选的,竖向连接板的一侧固定安装在建筑物上,两个竖向连接板之间贯穿设置有两个连接丝杆,两个竖向连接板的侧面通过两个连接丝杆固定安装在建筑物上。
优选的,下部支撑杆的底端固定在地面上。
优选的,两个立杆套筒的底端均固定安装在地面上。
综上,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实际使用时,整个卡顶托可普遍用于梁板交接部位和楼板的支模体系施工当中,并且具备调节功能,应用面广泛,还增加了顶托固定卡的数量,大大提高了底模的稳定性,提升了结构成型质量;可有效减少竖向立杆的搭设,减少了人工、材料的投入;安装简单,可提高施工效率;而且还利于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846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