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DTRO膜组件及使用该组件的垃圾渗滤液两级DTRO工艺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83879.4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11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叶素霞;郑佳;蒋建龙;陈坚;章旭钢;孙超;汤文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康诺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4 | 分类号: | C02F1/44;C02F9/04;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坤伦厚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7 | 代理人: | 刘坤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dtro 组件 使用 垃圾 渗滤 两级 工艺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DTRO膜组件及使用该组件的垃圾渗滤液两级DTRO工艺处理系统的改进和应用;在DTRO膜组件的上游顺次连接预处理池和调节池,下游同时连接浓水罐和产水灌,利用DTRO膜组件中的第二腔室的二次过滤功能,使得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利用一个DTRO膜组件就对垃圾渗滤液进行二次处理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DTRO膜组件及使用该组件的垃圾渗滤液两级DTRO工艺处理系统的改进和应用。
背景技术
由于垃圾渗滤液受外界降水、生物发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属于成分复杂且水质、水量变化大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其处理一直是水处理领域的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目前,国内外针对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浓度氨氮的去除以及深度处理两个方面。传统的生物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虽然成本较低,但水力停留时间较长、占地面积较大、出水水质达不到相关要求。目前处理垃圾渗滤液一般是将生物法、物化法、膜技术、DTRO碟管式反渗透膜法以及其他方法进行组合,尤其是DTRO碟管式反渗透膜技术在垃圾渗滤液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出水效果好,但同时也存在膜成本高、寿命短、易受污染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DTRO膜组件及使用该组件的垃圾渗滤液两级DTRO工艺处理系统。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DTRO膜组件,包括柱状膜壳,所述膜壳的内腔中设置有与所述膜壳内腔密封连接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膜壳的内腔分割为一个第一腔室和至少一个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每个所述第二腔室内均设置有DTRO膜体,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开口端均设置有密封件,每个所述密封件上均设置有阀门组,所述阀门组包括用于排放反渗透水的第一阀门、用于向DTRO膜体内供应原液的第二阀门以及用于排放浓缩液的第三阀门。
为了更清晰的阐述本实用新型,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DTRO膜体包括导流盘,所述导流盘的轴向中心线上设置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管壁上设置有若干孔洞,所述导流盘内设置有若干空腔,各所述空腔内均设置有DTRO膜片,所述DTRO膜片将空腔分割为原液腔以及与所述孔洞连通的排水腔,所述DTRO膜片位于原液腔的一侧与密封垫密封接触,位于排水腔一侧的上方设置有密封板。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密封件包括法兰密封盘,所述膜壳内腔的各开口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法兰密封盘,所述法兰密封盘上设置有一个挡槽,所述挡槽将所述膜壳的内腔分为过滤腔和排液腔,所述挡槽的顶端与所述导流盘的一端接触,所述法兰密封盘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导流管连通,另一端贯穿所述法兰密封盘并置于所述膜壳的外侧,位于所述法兰密封盘外侧的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法兰密封盘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过滤腔连通的进液口、以及,至少一个与所述排液腔密封连通的出液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连接管设置排水口的外侧还设置有将DTRO膜组件进行固定的连接件。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膜壳开口端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法兰密封盘盘体的侧面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凹槽过盈配合的固定件。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阀门设置在排水口上,所述第二阀门设置在进液口上,所述第三阀门设置在出液口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腔室的第二阀门上设置有一个三通阀,所述第一腔室的上的第一阀门通过管路与第二腔室的第二阀门连通,所述第二腔室的第三阀门上设置有一个多通阀,所述多通阀的其中一个出口与所述第一腔室的第二阀门上的三通阀连通。
一种具有前文所述DTRO膜组件的垃圾渗滤液两级DTRO工艺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DTRO膜组件,所述DTRO膜组件有且仅有一个阀门通过管路连通有预处理池,所述预处理池的上游连通有调节池,所述第一腔室上的第三阀门连通有浓水罐,所述第二腔室上的第一阀门通过管路与产水罐连通、第三阀门上的多通阀通过管路同时与第一腔室上的第二阀门和浓水罐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康诺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康诺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838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