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液报警器共享储存箱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382364.2 | 申请日: | 2021-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58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丁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红 |
| 主分类号: | A61B50/31 | 分类号: | A61B50/31;A61M5/16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 地址: | 401133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报警器 共享 储存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护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液报警器共享储存箱;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箱体内设有用于储存输液报警器的储存组件、顶升组件、顶推组件、回收滑道、通讯模块和控制器;回收滑道下端位于储存组件的上方储存腔叠放单列的输液报警器,回收滑道下端输出的输液报警器挡在储存腔的上方,所述顶升组件将储存腔内最上端输液报警器顶至储存腔上端;所述顶推组件包括直线驱动器,所述直线驱动器用于将储存腔内最上端输液报警器推入取物仓;所述通讯模块、直线驱动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输液报警器的共享使用,以在对输液治疗进行实时监测的同时,降低输液报警器的使用成本,从而降低输液治疗的费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护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液报警器共享储存箱。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疾病的患者,通常需要进行输液治疗。在输液过程中,由于部分患者输液时无人陪护、患者太多医护人员无暇照顾每位患者、患者或患者陪护人员打瞌睡、医护人员工作太忙忘记时间等原因,容易出现药液滴完而无法及时发现的情况,导致在输液过程中血管回流。
针对上述现象,市场上出现了输液报警器,以在输液时将输液报警器夹在输液管上,从而实时的监控输液管中是否有液体,继而提醒患者、陪护人员或医护人员,防止血管回流。但是,现有的输液报警器需要单独购买,使得输液治疗的费用偏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输液报警器需要单独购买,导致输液治疗费用偏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液报警器共享储存箱,能够实现输液报警器的共享使用,以在对输液治疗进行实时监测的同时,降低输液报警器的使用成本,从而降低输液治疗的费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输液报警器共享储存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用于储存输液报警器的储存组件、顶升组件、顶推组件、回收滑道、通讯模块和控制器;所述箱体一侧设有具有开口的取物仓和回收口,所述回收滑道上端与回收口相连,所述回收滑道下端位于储存组件的上方;所述储存组件包括竖向设置的储存腔,所述储存腔用于叠放单列的输液报警器,所述顶升组件用于将储存腔内最上端输液报警器顶至储存腔上端;所述顶推组件包括直线驱动器,所述直线驱动器用于将储存腔内最上端输液报警器推入取物仓;所述通讯模块、直线驱动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输液报警器装填在储存腔,以通过储存腔内的顶升组件将单列叠放的输液报警器顶升在储存腔内,并使最上端的输液报警器位于顶推组件运动部件的移动路径上,然后将箱体放置在输液治疗区或输液治疗区附近。当需要使用时,通过移动终端与通讯模块通讯,由通讯模块将取用指令反馈给控制器,从而通过控制器控制直线驱动器动作,以将储存腔内最上端输液报警器推入取物仓,使用者只需将取物仓内的输液报警器取出即可。
由于输液报警器通常只需使用一次或者几次,且输液报警器夹在输液管外,在使用中不会造成污染,在使用完成后,投入回收口,并滑入回收滑道,实现输液报警器的回收。而回收滑道下端仅供单个输液报警器通过,使得回收滑道下端输出的输液报警器滑至储存腔的上方,并叠放在储存腔内最上端输液报警器的上端;当储存腔内的输液报警器减少后,能够及时补充输液报警器,实现输液报警器的循环利用。
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输液报警器的共享,在使用时缴纳少许的费用即可,相当于采用购买的方式,治疗费用低,也实现了输液报警器的回收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
作为顶推组件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顶推组件包括设置在储存腔内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可沿储存腔长度方向滑动,所述支撑板和储存腔底部之间设有顶升弹簧,所述顶升弹簧用于将储存腔内最上端输液报警器顶至储存腔上端,从而通过纯机械的方式实现输液报警器的自动补充,结构简单、无需控制,可靠性高。
优选的,所述顶升弹簧设置有两个,两所述顶升弹簧分设与支撑板下端面的两侧,以防止顶支撑板在滑动的过程中卡住。
作为回收滑道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所述回收滑道由箱体的一侧向储存腔倾斜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红,未经丁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823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胶橡胶发泡复合辊筒
- 下一篇:开关可视化门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