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气工程自动化配电箱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374493.7 | 申请日: | 2021-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85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杨镇羽;李佳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镇羽 |
| 主分类号: | H02B1/46 | 分类号: | H02B1/46;H02B1/28;H02B1/54;H02B1/52;H02B1/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喆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张成文 |
| 地址: | 224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气工程 自动化 配电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气工程自动化配电箱,包括底座、支撑组件、箱体、人字形防水顶、减震组件和锁止移动轮,所述减震组件设于底座上,所述锁止移动轮设于减震组件上,所述箱体设于底座上,所述支撑组件设于底座上,所述支撑组件设有两组,两组所述支撑组件对称位于箱体两侧,所述人字形防水顶设于箱体上,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电机、齿轮一、齿轮二、链条、转盘、凸起块、滑动框、支柱和支座。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箱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防雨效果较好,减震效果较好,便于移动和锁止固定,散热效果好,可以防止灰尘或动物进入箱体内的电气工程自动化配电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箱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电气工程自动化配电箱。
背景技术
配电箱具有体积小、安装简便,技术性能特殊、位置固定,配置功能独特、不受场地限制,应用比较普遍,操作稳定可靠,空间利用率高,占地少且具有环保效应的特点,它可以合理的分配电能,方便对电路的开合操作,有较高的安全防护等级,能直观的显示电路的导通状态,现有的配电箱大多难以移动,灵活性较低,且缺少减震的结构,另外现有的配电箱一般不能很好地防水,在连续降雨时,积水容易进入配电箱内部,影响配电箱中元器件的正常工作,且散热效果较差,给使用者带来很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雨效果较好,减震效果较好,便于移动和锁止固定,散热效果好,可以防止灰尘或动物进入箱体内的电气工程自动化配电箱。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气工程自动化配电箱,包括底座、支撑组件、箱体、人字形防水顶、减震组件和锁止移动轮,所述减震组件设于底座上,所述锁止移动轮设于减震组件上,所述箱体设于底座上,所述支撑组件设于底座上,所述支撑组件设有两组,两组所述支撑组件对称位于箱体两侧,所述人字形防水顶设于箱体上,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电机、齿轮一、齿轮二、链条、转盘、凸起块、滑动框、支柱和支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保护箱,所述电机设于保护箱内,所述齿轮一设于电机上,所述齿轮二旋转设于保护箱内,所述转盘设于齿轮二上,所述链条套接设于齿轮一和齿轮二上,所述凸起块设于转盘上,所述保护箱内设有滑槽,所述滑动框滑动设于滑槽内,所述凸起块滑动设于滑动框内,所述支柱设于滑动框上且滑动贯穿底座延伸至底座下侧,所述支座设于支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弹簧一、缓冲件和滑动板,所述底座上设有凹槽,所述弹簧一设于凹槽内,所述滑动板设于弹簧一上,所述凹槽内设有滑轨,所述滑动板滑动设于滑轨内,所述缓冲件设于滑动板上且设于凹槽内,所述缓冲件包括限位杆、套接块、弹簧二和转动臂,所述限位杆设于凹槽内,所述套接块滑动套接设于限位杆上,所述弹簧二套接设于限位杆上,所述弹簧二的两端分别设于套接块和凹槽内壁上,所述转动臂铰接设于套接块上且铰接设于滑动板上,所述锁止移动轮设于滑动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上设有散热窗,所述散热窗内设有散热扇。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窗上设有防尘网。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上设有出气孔。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设有支撑组件,通过支撑组件可在雨水天气时将箱体抬起,从而能避免雨水从箱体底端进入箱体内部;本方案设有减震组件,通过减震组件能防止因为外界因素产生的震动而对该配电箱内部的电路造成损坏;本方案设有锁止移动轮,通过锁止移动轮便于对该配电箱进行移动和锁止固定,增加该配电箱的灵活性;本方案设有散热扇,通过散热扇能提高对箱体内的散热效果;本方案设有防尘网,通过防尘网可以防止灰尘或动物进入箱体内。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气工程自动化配电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气工程自动化配电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中A部分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镇羽,未经杨镇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744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竹条蒸煮池用安全结构
- 下一篇:一种竹屑碎末回收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