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输尿管的可降解修复支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73986.9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51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陈乾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四叶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04 | 分类号: | A61F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房德权 |
地址: | 201400 上海市奉贤***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输尿管 降解 修复 支架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输尿管的可降解修复支架结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前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线,所述支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单层的可降解支架,避免在使用时,可能产生结石堵塞支架的情况发生,通过设计第一固定线与第二固定线,实现在使用时,通过调整第一固定线、第二固定线的长度,避免在使用前需要截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解修复支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输尿管的可降解修复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输尿管上接肾盂,下连膀胱,是一对细长的管道,呈扁圆柱状,管径平均为0.5-0.7厘米。成人输尿管全长25-35厘米,位于腹膜后,沿腰大肌内侧的前方垂直下降进入骨盆。输尿管有三个狭窄部,一个在肾盂与输尿管移行处,一个在越过小骨盆入口处,最后一个在进入膀胱壁的内部。这些狭窄是结石、血块及坏死组织容易停留的部位。女性输尿管则越过子宫颈外侧至膀胱。输尿管、膀胱连接处有一种特殊结构,即瓦耳代尔鞘,它能有效地防止膀胱内尿液返流到输尿管。输尿管支架用于对人体输尿管进行支撑和引流。
1、目前输尿管支架结构可能会导致结石存积,不利于患者的健康;
2、目前输尿管支架结构长度不可调节在堵塞区域较小时,使用较长的支架,会导致身体的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输尿管的可降解修复支架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输尿管的可降解修复支架结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前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线,所述支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架的材料为可降解材料,所述支架的形状为螺旋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架之间形成空隙,所述空隙的数量为多个。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固定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头,所述固定头与支架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固定线与支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用于输尿管的可降解修复支架结构,通过设计单层的可降解支架,避免在使用时,可能产生结石堵塞支架的情况发生。
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用于输尿管的可降解修复支架结构,通过设计第一固定线与第二固定线,实现在使用时,通过调整第一固定线、第二固定线的长度,避免在使用前需要截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输尿管的可降解修复支架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输尿管的可降解修复支架结构的右视图。
图例说明:
1、支架;2、第一固定线;3、固定环;4、第二固定线;5、固定头;6、空隙。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四叶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四叶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739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容器组接线端集成结构
- 下一篇:一种医疗器械连续消毒一体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