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电气安装用电缆紧固顺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73406.6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67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超 |
主分类号: | H02G1/06 | 分类号: | H02G1/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汇智创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47 | 代理人: | 王玉珍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电气 安装 用电 紧固 线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建筑电气安装用电缆紧固顺线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上端面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推杆、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和第三固定座,第一固定座内转动设置有放线轴,第二固定座内转动设置有第一收紧轴,第三固定座内转动设置有第二收紧轴,底板的一侧设置有转动座,转动座内转动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内转动设置有第一顺线辊,安装架的上端面一侧设置有第四固定座,第四固定座内转动设置有第二顺线辊,通过向下拉动电缆的一端,依次带动第二顺线辊、第一顺线辊、第二收紧轴和第一收紧轴转动,通使电缆一直保持张紧状态,便于将电缆的一端放入电缆沟内,有效减少了电缆铺设时反生弯曲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电气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建筑电气安装用电缆紧固顺线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多由导体外挤包绝缘层,或几芯绞合或再增加护套层组成,主要包括电力电缆、信号电缆等。因此为了满足居民的用电、通信等种种需求,建筑在建设施工时,就需要在场地诶按照设计要求挖出电缆沟对电缆进行铺设。
现有技术在对电缆进行铺设时,不能保证电缆始终保持张紧状态,在电缆沟中铺设好的电缆容易出现弯曲的情况,电缆出现弯曲比较多的情况时甚至需要重新进行铺设,从而造成电缆铺设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建筑电气安装用电缆紧固顺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铺设电缆容易出现弯曲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建筑电气安装用电缆紧固顺线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面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推杆、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和第三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内转动设置有放线轴,所述第二固定座内转动设置有第一收紧轴,所述第三固定座内转动设置有第二收紧轴,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内转动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转动设置有第一顺线辊,所述安装架的上端面一侧设置有第四固定座,所述第四固定座内转动设置有第二顺线辊。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的两面设置有转轴,所述转动座的内壁一面设有转槽,一面所述转轴插入转槽内,所述安装架的一面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子轴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转动座的一面设有转孔,另一面所述转轴穿出转孔的一端设置有副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副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收紧轴、第二收紧轴、第一顺线辊和第二顺线辊上均设有至少六个环形限位槽,所述环形限位槽的直径大小不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座的一面设置有控制开关。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下端面两侧设置有万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将放线轴上的电缆下方放入第一收紧轴上的环形限位槽内,然后从上方放入第二收紧轴的环形限位槽内,然后将电缆从下方放入第一顺线辊的环形限位槽内,最后将电缆从上方放入第二顺线辊的环形限位槽内,通过向下拉动电缆的一端,依次带动第二顺线辊、第一顺线辊、第二收紧轴和第一收紧轴转动,通使电缆一直保持张紧状态,然后通过控制开关启动电机带动主动齿轮啮合连接副齿轮,带动安装架在转动座内翻转,使安装架的一端抵在地面上,便于将电缆的一端放入电缆沟内,有效减少了电缆铺设时反生弯曲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剖切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图1的A-A俯视局剖切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推杆;3、第一固定座;4、第二固定座;5、第三固定座;6、放线轴;7、第一收紧轴;8、第二收紧轴;9、转动座;10、安装架;11、第一顺线辊;12、第四固定座;13、第二顺线辊;14、转轴;15、转槽;16、电机;17、主动齿轮;18、转孔;19、副齿轮;20、环形限位槽;21、控制开关;22、万向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超,未经刘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734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前悬挂夹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林业生态土壤便于携带监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