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玻璃釉热敏电阻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72516.0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45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阴卫华;周好;姜潘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晶格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1/01 | 分类号: | H01C1/01;H01C1/08;H01C1/084;H01C1/02;H01C7/02;H01C7/04 |
代理公司: | 蚌埠幺四零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6 | 代理人: | 王玲霞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热敏电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釉热敏电阻,包括外壳,在外壳内部设有电阻本体,在电阻本体上连接两个引脚线,两个引脚线穿过外壳,在所述外壳内部两端均连接弹性固定件,在两个弹性固定件之间固定所述电阻本体。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弹性固定件将电阻本体固定在外壳内,使电阻本体不与外壳的内壁接触,使电阻本体的散热效果良好,而且将外壳设计成波浪状,增大散热面积,进一步的提高散热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釉热敏电阻。
背景技术
玻璃釉电阻由贵金属银钯、钌、铑等的金属氧化物(氧化钯、氧化钌等)和玻璃釉黏合剂混合成浆料,涂覆在绝缘骨架上,经高温烧结而成,但是传统的玻璃釉电阻直接与电器元件相连,在使用过程或者安装过程中可能损坏玻璃釉涂层,因此通常都在电阻的外侧设置保护壳,但是保护壳会影响到电阻的散热,导致电阻因过热而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玻璃釉热敏电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玻璃釉热敏电阻,包括外壳,在外壳内部设有电阻本体,在电阻本体上连接两个引脚线,两个引脚线穿过外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内部两端均连接弹性固定件,在两个弹性固定件之间固定所述电阻本体。
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两段盖帽,在两个盖帽之间连接圆形管,圆形管的横截面为波浪状。
优选地,所述弹性固定件包括固定管,固定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外壳的侧壁上且连通外部,在固定管的另一端插接滑动管,在滑动管上连接夹持板,在夹持板上设有圆孔与所述滑动管连通,引脚线依次穿过所述夹持板上的通孔、所述滑动管和所述固定管。
优选地,在每个所述固定管内均设置弹簧,弹簧套接在相应的所述引脚线上,且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滑动管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上。
优选地,在所述滑动管的外侧壁上设有滑动槽,在所述固定管靠近所述滑动管的管口内壁处连接滑块,滑块在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夹持板为弧形板,在夹持板上沿着其形状设置一组透气孔。
优选地,在每个所述引脚线上均套接保护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玻璃釉热敏电阻能够通过弹性固定件将电阻本体固定在外壳内,使电阻本体不与外壳的内壁接触,使电阻本体的散热效果良好,而且将外壳设计成波浪状,增大散热面积,进一步的提高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玻璃釉热敏电阻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玻璃釉热敏电阻,包括外壳1,外壳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盖帽1.1,在两个盖帽1.1之间连接圆形管1.2,圆形管1.2的横截面为波浪状,增大散热面积,能够更好的进行散热。
在外壳1内部设有电阻本体2,电阻本体2为玻璃釉封装的热敏电阻,在外壳1内部两端均连接弹性固定件4,如图2所示,所述弹性固定件4包括固定管4.1,固定管4.1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外壳1的侧壁上且连通外部,在固定管4.1的另一端插接滑动管4.2,在每个所述固定管4.1内均设置弹簧4.4,弹簧4.4套接在相应的所述引脚线3上,且弹簧4.4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滑动管4.2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外壳1的内侧壁上,在滑动管4.2上连接夹持板4.3,在两个夹持板4.3之间夹持固定电阻本体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晶格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晶格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725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