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智能安防机器人的复合线缆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371428.9 | 申请日: | 2021-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43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 发明(设计)人: | 汤代兵;廖孝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宇洪光电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04;H01B7/18;H01B7/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55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智能 机器人 复合 线缆 | ||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智能安防机器人的复合线缆,包括复合缆芯及包覆在复合缆芯外的外护层,所述复合缆芯包括信号线缆,控制线缆,射频线缆,数据线缆,动力线缆,是具备极强的耐腐蚀性,耐磨性,耐弯曲性,抗干扰性的智能安防机器人用复合线缆,针对不同的系统稳定性要求,采用不同型式的屏蔽材料与结构来实现,解决智能安防机器人用复合线缆的结构破坏性与电磁干扰性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线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安防机器人的复合线缆。
背景技术
智能安防机器人系统构成包括机器人、网络系统、机器人云平台、可拓展设备,以及充电坞,其中机器人本体近年来不断增加边缘计算能力,多采用CPU+GPU 的芯片模式;网络传输方面多为视频传输需求,使用包括WiFi、移动互联网(4G、5G)、BLE通信、LoRA等多渠道传输。
传统的机器人仅完成复杂的机械动作,其控制单元,信号单元由特定的线缆来连接完成即可,智能安防机器人因其要满足复杂的机械动作外,还要满足其安防系统,网络系统,控制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的稳定工作要求,此工作要求对于机器人内部连接的线缆在功能上与性能上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功能上面要与5G网络系统进行匹配,在性能上面要满足耐弯曲性,耐磨性,耐腐蚀性,抗干扰性,满足上述功能与性能要求,需在复合线缆的结构设计与使用材料上面进行全新考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功能上面与智能安防机器人5G网络系统相匹配并满足耐弯曲性,耐磨性,耐腐蚀性,抗干扰性要求的用于智能安防机器人的复合线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安防机器人的复合线缆,包括复合缆芯及包覆在复合缆芯外的外护层,所述复合缆芯包括信号线缆, 控制线缆,射频线缆,数据线缆,动力线缆;所述复合缆芯与外护层之间填充有填充层,所述外护层与填充层之间螺旋状绕包有外绕包层;所述信号线缆由内导体、绝缘层、内护层组成, 控制线缆由内导体、绝缘层、内绕包层、控制线缆屏蔽层、内护层构成,射频线缆由内导体,绝缘层,射频线缆屏蔽层,内护层构成,数据线缆由内导体、绝缘层、内绕包层、数据线缆屏蔽层、内护层,动力线缆由内导体、绝缘层、内护层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外护层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填充层为芳纶纱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外绕包层、内绕包层均采用半导电聚酯带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射频线缆屏蔽层为密度为97%以上的镀锡铜网。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线缆内导体为4根,所述绝缘层料挤包于内导体表面形成两个控制线缆双绞线对,所述控制线缆内绕包层以螺旋状绕包于两个控制线缆双绞线对表面,形成控制线缆第一层屏蔽体,所述控制线缆屏蔽层螺旋状绕包于控制线缆第一层屏蔽体形成控制线缆第二层屏蔽体。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线缆内导体为8根,所述绝缘层料挤包于内导体表面形成四个数据线缆双绞线对,所述数据线缆内绕包层以螺旋状绕包于四个数据线缆双绞线对表面,形成数据线缆第一层屏蔽体,所述数据线缆屏蔽层螺旋状绕包于控制线缆第一层屏蔽体形成数据线缆第二层屏蔽体。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线缆屏蔽层为密度为85%以上的镀锡铜网。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线缆屏蔽层为密度为70%以上的镀锡铜网。
进一步的,所述内护层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材料, 所述绝缘层采用热塑性弹性聚烯烃材料。该材料具备良好的耐磨性与耐酸碱腐性作用,该绝缘层材料具备较低的介电常数,满足高频信号传输衰减小特点,为满足数据线缆的抗干扰性要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具备极强的耐腐蚀性,耐磨性,耐弯曲性,抗干扰性的智能安防机器人用复合线缆,针对不同的系统稳定性要求,采用不同型式的屏蔽材料与结构来实现,解决智能安防机器人用复合线缆的结构破坏性与电磁干扰性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宇洪光电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宇洪光电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714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