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功耗多路输出供电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370896.4 | 申请日: | 2021-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20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邹高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迈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7/217 | 分类号: | H02M7/217;H02M3/1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吴珊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耗 输出 供电 电路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低功耗多路输出供电电路,涉及电源供电电路技术领域。包括整流模块,包括交流输入端和整流输出端,用于将从交流输入端输入的交流电整流后从整流输出端输出;控制芯片,包括电压输入端、控制输出端和反馈控制端,控制芯片基于反馈控制端的反馈电压控制电压输入端和控制输出端之间的导通或者关断;BUCK供电模块,包括依次串联构成回路的第一电感T1、第一电容C1和第一二极管D1,所述第一电感T1和第一电容C1之间的节点构成输出第一预设电压的第一电压输出端,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反馈控制端;自耦供电模块,连接于第一电压输出端,用于输出叠加基准于第一预设电压的第二预设电压,本申请具有低功耗、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源供电电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低功耗多路输出供电电路。
背景技术
现在的智能电源,其基本构造为电源与传感器一体集成供电,或者为电源供电并预留传感与智能控制通讯的供电端口。
当传感器或者智能控制端口给出关闭电源供电的指令时,则电源将会失去供电而停止工作,但是传感器或者智能控制端口还需保持供电状态。这导致现有的智能电源对传感器或者智能控制端口必须设计一个相对独立的辅助电源来供电,造成了一个智能电源中,事实存在两个电源。
由于全球各国对电器的待机功耗的标准越来越严。
发明内容
为了满足标准的低功耗要求,本申请提供一种低功耗多路输出供电电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低功耗多路输出供电电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低功耗多路输出供电电路,包括,
整流模块,包括交流输入端和整流输出端,用于将从交流输入端输入的交流电整流后从整流输出端输出;
控制芯片,包括电压输入端、控制输出端和反馈控制端,控制芯片基于反馈控制端的反馈电压控制电压输入端和控制输出端之间的导通或者关断;
BUCK供电模块,包括依次串联构成回路的第一电感T1、第一电容C1和第一二极管D1,所述第一二极管D1负极连接第一电感T1,正极连接第一电容C1,第一二极管D1负极和第一电感T1和控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正极和第一电容C1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感T1和第一电容C1之间的节点构成输出第一预设电压的第一电压输出端,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反馈控制端;
自耦供电模块,连接于第一电压输出端,用于输出叠加基准于第一预设电压的第二预设电压。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专利,突破常规设计思路,釆用一个高效率工作于BULK开关模式的辅助电源供电。在储能电感上设置除了储能所必须有的构成第一电感T1的线圈外,再根据不同的电压需求增加额外的构成第二电感T2的线圈,实现多电压的多路供电。从而不需要另外的稳压芯片,降低成本。
而通过该种方式的多路供电,除了提供传感器与智能控制端口所必须的5V或3.3V的电压外。还通过增加的第二电感T2与第二二极管D2,可以得到一个5V以上足以保证主电源驱动芯片工作的电压,从而省去了主电源的从高压母线连接的启动电阻或者启动电路,大大降低了待机功耗,整个智能电源待机状态下的功耗仅仅为传感器或者智能控制端口及端口连接系统的所消耗功率。
优选的:所述自耦供电模块包括第二电感T2、第二二极管D2和第二电容C2,所述第二电感T2与第一电感T1连接,第二电感T2的一端连接第一电感T1和和第一电容C1之间的节点,第二电感T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和第二电容C2之间的节点构成输出第二预设电压的第二电压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感T1和第二电感T2一体连接构成储能电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迈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迈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708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