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溶微针贴片免裁切式硅胶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369649.2 | 申请日: | 2021-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42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徐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木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39/26 | 分类号: | B29C39/26;B29C33/3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溶 微针贴片免裁切式 硅胶 模具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可溶微针贴片免裁切式硅胶模具,包括硅胶材质的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呈长方体形状,所述模具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凹坑,所述凹坑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成型微针的微针孔阵列,所述凹坑为可溶微针贴片最终的不规则形状,所述凹坑的周边设置为倾斜部,所述倾斜部使所述凹坑呈现为敞口设计。本申请具有以下可预期的技术效果:倾斜部的设计方便取出微针贴片,而且生产得到的微针贴片不需要二次裁切,也不需要专门定制切刀,有利于控制微针贴片的生产制作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微针贴片生产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溶微针贴片免裁切式硅胶模具。
背景技术
微针是一种较新的透皮给药器械,一般由一组25~2000μm长的针尖排列在基座上组成,通过刺透皮肤角质层达到微创无痛的给药目的,微针技术在美容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微晶眼贴方面,目前主要的微针模具材料有不锈钢、硅胶、硅片、PDMS等,不锈钢、硅胶、PDMS由于与微针膜之间具有黏附力小,易于分离的特点,在制备微针贴膜上具有一定优势。
一篇公告号为CN20869778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微针膜的模具,它由整块阴模模具组成,所述阴模模具有几何形状的凹槽,用于装载制备微针膜的溶液,利于一次灌注;凹槽底部有微针阵列,该微针阵列与阴模模具的侧板留有一定距离,便于微针膜的剥离;该模具侧板留有一定的宽度,便于手持。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该模具生产出来的原始微针贴片也会和凹槽保持一样的形状,即规则的几何形状,后面还需要用专用切刀将规则的几何形状裁切为不规则的形状,如微针眼贴就裁切为两端为圆弧形的曲形条状,如微针面贴就裁切为弧形水滴形状,裁切的过程不仅耗费工时,而且需要定制专门的切刀,不利于控制微针贴片的生产制作成本,故而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常见硅胶模具生产得到的微针贴片需要二次裁切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溶微针贴片免裁切式硅胶模具。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溶微针贴片免裁切式硅胶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溶微针贴片免裁切式硅胶模具,包括硅胶材质的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呈长方体形状,所述模具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凹坑,所述凹坑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成型微针的微针孔阵列,所述凹坑为可溶微针贴片最终的不规则形状,所述凹坑的周边设置为倾斜部,所述倾斜部使所述凹坑呈现为敞口设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部所形成的敞口设计,方便不规则形状的可溶微针贴片直接从凹坑中取出,而且取出的可溶微针贴片即为最终所需要的不规则形状,不需要二次裁切,也不需要专门定制切刀,有利于控制可溶微针贴片的生产制作成本。
可选的,所述倾斜部为光滑的斜面。
可选的,所述斜面相对于所述凹坑的底面之间的夹角为5-15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面比较光滑,最终制得的可溶微针贴片的周边下表面也会比较光滑,而且斜面制作比较简单。
可选的,所述倾斜部由多个彼此连接的微型台阶组成。
可选的,所述倾斜部相对于所述凹坑的底面之间的夹角为5-30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微型台阶可以使倾斜部更加立体,相对于光滑的斜面,更有利于最终的可溶微针贴片脱膜,进而可以将可溶微针贴片周边部分设计得更窄一些,节省制作材料。
可选的,所述凹坑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且多个所述凹坑在所述模具本体上呈矩形阵列布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定制不同的模具本体,进而一次性制作一个或者多个独立的可溶微针贴片。
可选的,所述模具本体的主要制作材料为PDMS,所述凹坑、所述微针孔阵列和所述倾斜部均由激光雕刻机雕刻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木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市木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696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