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装配式钢筋连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369581.8 | 申请日: | 2021-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53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忠凯;欧阳乐;魏鸣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愿博门窗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56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装配式 钢筋 连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用装配式钢筋连接装置。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装配不便和调节不便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用装配式钢筋连接装置,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柱形套筒、第一钢筋、第二钢筋和卡合机构组成,通过将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的抛光面端插入柱形套筒的两端,两个插销柱在弹簧作用下卡合在对应的卡槽中,完成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连接,装配简单,无需借助固定工具,操作便捷,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可以完成一定角度的转动,转动角度按照卡槽的长度根据需求设定,若遇到安装错误需要拆卸时,使用特殊扳手工具转动螺纹块,方便插销柱的取出,使用特殊扳手工具较为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用装配式钢筋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在装配式建筑建造时需要用上钢筋连接装置,但是现有的钢筋连接装置存在以下缺陷:
现有的钢筋连接装置安装需要扳手等工具固定,需要较多时间,装配起来较为不便,有悖于装配式建筑的初衷;现有的钢筋连接装置不具有旋转功能,当钢筋需要弯折时,角度调节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装配式钢筋连接装置,通过设置卡合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装配较为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装配式钢筋连接装置,包括柱形套筒、第一钢筋、第二钢筋和卡合机构,所述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相邻的一端均设有抛光面,所述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靠近抛光面的顶部均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通过抛光面滑动安装在柱形套筒的内部,所述柱形套筒上靠近两个卡槽的顶部均安装有卡合机构。
所述卡合机构包括插销柱、弹簧、螺纹块和柱形孔,所述柱形套筒顶部靠近卡槽的顶部贯穿开设有柱形孔,所述柱形孔的底部滑动安装有插销柱,所述插销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
为了方便拆卸,同时避免他人拆卸影响安全性,优选的,所述柱形孔的内壁顶端螺纹安装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凸起块,所述连接块位于螺纹块的底部。
为了避免插销柱过长使得钢筋插入不便,优选的,所述插销柱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块。
为了方便钢筋插入的同时保证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之间连接的紧固性,优选的,所述柱形套筒的内径和抛光面的直径差值处于0.1mm-0.4mm之间。
为了使得抛光面完全位于柱形套筒内部,优选的,所述柱形套筒的长度与两个抛光面的长度之和相等。
为了提高装置的使用时间避免生锈腐蚀,优选的,所述柱形套筒为不锈钢柱形套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卡合机构,通过将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的抛光面端插入柱形套筒的两端,两个插销柱在弹簧作用下卡合在对应的卡槽中,完成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连接,装配简单,无需借助固定工具,操作便捷;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卡合机构,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可以完成一定角度的转动,转动角度按照卡槽的长度根据需求设定,若遇到安装错误需要拆卸时,使用特殊扳手工具转动螺纹块,方便插销柱的取出,从而拔出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使用特殊扳手工具较为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柱形套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钢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愿博门窗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愿博门窗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695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