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继电器的引出片与底座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67443.6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18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钟叔明;代文广;李方能;殷剑锋;江子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14 | 分类号: | H01H50/14;H01H50/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连耀忠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继电器 引出 底座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继电器的引出片与底座的连接结构,包括底座和引出片;所述底座的侧壁设有第一插槽,底座内设有第二插槽;所述引出片的中间段插装配合在底座的第一插槽中,引出片的外侧段伸出在底座外以用来与外部的部件电连接,引出片的内侧段处在底座内;所述引出片的内侧段的端头设有Z形插片,所述引出片的内侧段的端头的Z形插片插装配合在所述底座的第二插槽中,以利用Z形插片的两个直边段之间的落差来调整所述引出片在底座中的定位位置。本实用新型既能够保证引出片装配的牢固度,使其不易脱出;又能够较好地降低了引出片的定位调整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的引出片与底座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现有技术的一种电磁继电器是包括底座、磁路部分、接触部分、衔铁部分和推动卡;磁路部分和接触部分分别装在底座上,衔铁部分与磁路部分相配合,在磁路部分工作时能够带动衔铁部分动作;推动卡连接在接触部分的动簧片与衔铁部分之间,在衔铁部分动作时能够带动动簧片摆动,实现动、静触点的闭合或分离。这种电磁继电器的接触部分通常包括引出片,有动簧引出片和静簧引出片,其中,静簧引出片与静簧片(即固定有静触点的部件)为一体结构。现有技术的电磁继电器的引出片与底座的连接结构,通常是在底座的侧壁中设有第一插槽,在底座内设有第二插槽,引出片的中间段插装配合在底座的第一插槽中,引出片的外侧段伸出在底座外用来与外部的部件电连接,引出片的内侧段则处在底座内,引出片的内侧段的端头则用来与底座内的第二插槽实现定位相配合。现有技术的这种引出片与底座的连接结构,通常采用斜边定位(即将引出片的内侧段的端头打成斜边),装配时易脱出,且打斜尺寸不易管控,较难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的引出片与底座的连接结构,通过结构改进,一方面,能够保证引出片装配的牢固度,使其不易脱出;另一方面,能够较好地降低了引出片的定位调整难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继电器的引出片与底座的连接结构,包括底座和引出片;所述底座的侧壁设有第一插槽,底座内设有第二插槽;所述引出片的中间段插装配合在底座的第一插槽中,引出片的外侧段伸出在底座外以用来与外部的部件电连接,引出片的内侧段处在底座内;所述引出片的内侧段的端头设有Z形插片,所述引出片的内侧段的端头的Z形插片插装配合在所述底座的第二插槽中,以利用Z形插片的两个直边段之间的落差来调整所述引出片在底座中的定位位置。
所述Z形插片的厚度小于所述引出片的本体的厚度。
所述Z形插片包括一体连接于所述引出片的本体的第一直边段、具有自由端部的第二直边段和一体连接在第一直边段与第二直边段之间的斜边段;所述第二直边段与所述底座的第二插槽之间呈过盈配合。
所述Z形插片的第二直边段在所述引出片的本体的厚度的方向偏出所述引出片的本体的厚度的范围。
所述底座的第二插槽的槽壁中,在其中一个朝向所述Z形插片的第二直边段的外侧一面的槽壁中,还向所述Z形插片的第二直边段的外侧一面凸伸一个第一凸苞,以利用所述第一凸苞与所述Z形插片的第二直边段的配合,实现引出片在底座中的定位。
所述底座的第二插槽的槽壁中,在另一个朝向所述Z形插片的第二直边段的内侧一面的槽壁中,还向所述Z形插片的第二直边段的内侧一面凸伸一个第二凸苞,以利用所述第二凸苞与所述Z形插片的第二直边段的配合,实现引出片与底座的过盈配合。
所述第一凸苞抵在所述Z形插片的第二直边段的外侧一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凸苞的抵在所述Z形插片的第二直边段的内侧一面的面积。
所述引出片为静簧片,所述引出片的内侧段的端部还固接一静触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674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绝缘套脱落的电气线束
- 下一篇:一种开关的接触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