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能环锅支架组件及灶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367214.4 | 申请日: | 2021-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75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延强;刘汉臣;王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信(广东)厨卫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C15/10 | 分类号: | F24C15/10;F24C15/14;F24C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佛山市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能环锅 支架 组件 灶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聚能环锅支架组件及灶具,涉及炉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聚能环锅支架热量损失较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聚能环锅支架组件包括聚能环和锅支架,锅支架设有多个支脚;聚能环对应支脚设有开口,支脚伸入开口,且支脚与开口之间存在间隙;聚能环与支脚的一部分接触,放置于支脚上。该聚能环锅支架组件用于聚集火焰和支撑锅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炉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能环锅支架组件及灶具。
背景技术
燃气灶是绝大多数家庭中必备的厨房用具。现有的燃气灶为了增大火力、提高效率以及降低能耗,常常在燃气灶上增加了聚能环。通过将聚能环包裹在燃烧器的外围,燃气燃烧时的热量聚集起来,火焰更加集中,进而达到大火力、高效率以及低能耗的效果。
但是,现有的聚能环与锅支架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使得较多的热量从聚能环传递到锅支架上,造成了较多的热量损失,影响加热效率,进而造成燃气灶的加热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聚能环锅支架组件及灶具,解决了现有聚能环锅支架热量损失较多的问题,提高了燃气灶的加热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聚能环锅支架组件,包括聚能环和锅支架,锅支架设有多个支脚;聚能环对应支脚设有开口,支脚伸入开口,且支脚与开口之间存在间隙;聚能环与支脚的一部分接触,放置于支脚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聚能环锅支架组件,锅支架设有多个支脚,聚能环对应支脚设有开口,支脚伸入开口中并且和开口之间存在间隙。由于间隙的存在,避免了伸入开口部分的支脚与开口之间的直接接触,减少了聚能环和锅支架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了从聚能环传递到锅支架的热量,达到减少热量的损耗,提高了燃气灶的加热效率的效果。同时,外部空气能够通过支脚和开口之间的间隙进入到聚能环内部,补充燃气燃烧所需要的二次空气,使得燃气燃烧更加充分。
进一步地,支脚靠近聚能环中心的一侧伸入开口,支脚远离聚能环中心的一侧与聚能环的外表面接触。
进一步地,从支脚的顶部至底部,支脚靠近聚能环中心的一侧与开口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聚能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隔热垫,支脚远离聚能环中心的一侧与隔热垫接触。
进一步地,聚能环包括内层聚能环和外层聚能环,内层聚能环与外层聚能环之间形成空腔;内层聚能环设有内层开口,外层聚能环对应位置设有外层开口,内层开口与外层开口共同形成开口,且内层开口小于外层开口。
进一步地,开口中沿聚能环周向方向的两个侧面为敞口,空腔通过敞口与外界连通。
进一步地,外层开口沿聚能环轴线方向的投影形状为梯形,梯形中较长的底边靠近外层聚能环的顶部。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灶具,包括面板、盛液盘以及上一方面中的聚能环锅支架组件,盛液盘设于面板上,聚能环锅支架组件固定于盛液盘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灶具,包含上一方面提供的聚能环锅支架组件,能够有效的减少聚能环锅支架散热的热量,提高燃气灶的换热效率,同时能够补充二次空气,使得燃气充分燃烧。
进一步地,盛液盘的外边缘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定位槽,锅支架底部对应定位槽设有多个定位柱,定位柱伸入定位槽中进行定位。
进一步地,沿盛液盘的径向方向,从边缘到中心,盛液盘的高度逐渐变低,形成阶梯型圆环结构。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信(广东)厨卫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信(广东)厨卫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672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台锯用夹持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加工用可调式支撑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