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笼驳岸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366916.0 | 申请日: | 2021-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93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赵红亚;蒋雨婷;董琦;钱雪飞;寿晓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园林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E02B3/14;A01G9/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金方玮 |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笼 驳岸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笼驳岸结构,包括石笼网挡墙,以及设于石笼网挡墙底部的垫层,所述石笼网挡墙包括T型的石笼网框架,所述石笼网框架的下半部分填充有石料,所述石笼网框架的上半部分填充有净水填料。针对现有的石笼驳岸固坡效果及抗侧向水流冲刷力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石笼驳岸结构,它既能提高固土效果,使其更易承受水流冲刷的侧向压力,同时又可以净化水体,并通过漂浮基盘水生植物美化石笼驳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驳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笼驳岸结构。
背景技术
石笼网的空隙较大,因此能在石笼网上覆土或填塞缝隙,以及微生物和各种生物,在漫长岁月的加工下,形成松软且富含营养成分的表土,实现多年生草本植物自然循环的目标。主要用作河道、岸坡护坡。既可防止河岸遭水流、风浪侵袭而破坏,又保持了水体与坡下土体间的自然对流交换功能,实现了生态平衡;既保护了堤坡,可增添绿化景观。
石笼驳岸通常采用直立式结构或者L型结构,固坡效果及抗侧向水流冲刷力效果不佳,石笼驳岸底部易变形;且石笼侧壁不易生长水生植物。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的石笼驳岸固坡效果及抗侧向水流冲刷力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石笼驳岸结构,它既能提高固土效果,使其更易承受水流冲刷的侧向压力,同时又可以净化水体,并通过漂浮基盘水生植物美化石笼驳岸。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石笼驳岸结构,包括石笼网挡墙,以及设于石笼网挡墙底部的垫层,所述石笼网挡墙包括T型的石笼网框架,所述石笼网框架的下半部分填充有石料,所述石笼网框架的上半部分填充有净水填料。
可选地,所述净水填料包括氧化基质椰壳纤维和火山岩。
可选地,所述氧化基质椰壳纤维填充于石笼网框架和火山岩之间以形成层状结构。
可选地,所述石笼网框架的侧壁上通过第一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有至少一个栽植基盘单元。
可选地,所述栽植基盘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栽植基盘。
可选地,所述石笼网框架的侧壁上通过第一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有两个及以上的栽植基盘单元,相邻两个栽植基盘单元上下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栽植基盘单元的栽植基盘通过第二连接件可拆卸相连。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为钢丝绳。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为钢管。
可选地,所述垫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密度≥93%的素土夯实层、400mm厚土工合成材料碎石加筋垫层、100mm厚C20素混凝土。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石笼网挡墙中的石笼网框架呈T型结构,使石笼网框架与垫层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且在石笼网框架的下半部分填充石料,更易承受水流冲刷的侧向压力,固土效果更佳,通过氧化基质椰壳纤维和火山岩的组合,有助于强化水体杂质吸附,并对水体中氮磷元素有一定的去除能力,以达到净化水体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石笼驳岸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石笼网框架;2、石料;3、氧化基质椰壳纤维;4、火山岩;5、第一连接件;6、栽植基盘;7、第二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1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园林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园林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669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温静音防爆防弹窗
- 下一篇:一种双刀库龙门加工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