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3D打印机的双滤芯烟尘过滤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365997.2 | 申请日: | 2021-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96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平源;巫国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斯坦(厦门)智能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46/24 | 分类号: | B01D46/24;B01D46/46;B33Y40/0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王桂婷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打印机 双滤芯 烟尘 过滤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3D打印机的双滤芯烟尘过滤器,包括:双滤芯滤筒、进气管、排气管,双滤芯滤筒内设有两个相互分隔的滤筒腔,两个滤筒腔上端各设有一排气室,且两个滤筒腔内各设有一滤芯,滤芯一端与排气室连通并将排气室与滤筒腔隔离,进气管一端通入含烟尘气体,另一端同时连接到两个滤筒腔,排气管一端同时连接到两个排气室,另一端连接一风机的回风口。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双滤芯烟尘过滤器具有双滤筒双滤芯的结构,不仅可以提高打印效率,双滤筒可以独立或联合工作,满足更多工况要求,更加灵活方便,节能减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技,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3D打印机的双滤芯烟尘过滤器。
背景技术
3D打印或增材制造是一种根据CAD模型或数字3D模型构建三维对象的技术。“3D打印”可以有多种形式,其中最常见的是材料在计算机控制下沉积,结合或固化以形成三维物体,最典型的方式是将材料逐层地进行叠加。选择性激光烧结SLS是一种重要的增材制造方法,其原理是激光束根据分层截面信息进行有选择地对粉末材料逐层烧结,全部烧结完成后去除多余的粉末,得到制成的零件。在粉末烧结的过程中往往产生大量烟尘、挥发物和雾化物,若不能进行有效除尘,将使激光的光路受阻进而影响烧结加工的效率,最终降低产品质量。打印过程中打印成型区域粉末被激光照射而产生的黑色粉末因高温气化溅起漂浮在成型缸上空,若该粉末无法得到及时清除扬起的粉末会掉落到成型面粉末上,导致成型工件表面粗糙。并且,增材制造中使用的材料涵盖范围很广,从诸如尼龙,ABS,高密度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塑料到诸如不锈钢,钛,铝及其合金甚至金或银的金属。这些材料大多数都是可燃的,而在3D打印过程中可以产生非常小的颗粒(甚至在纳米颗粒范围内),若不能很好的进行除尘将存在爆炸、火灾等危及人身的安全隐患。
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工况十分复杂,现有的除尘系统即便有的可以采用双滤芯进行过滤,其过滤方式单一,不能根据实际工况进行灵活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3D打印机的双滤芯烟尘过滤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3D打印机的双滤芯烟尘过滤器,包括:双滤芯滤筒、进气管、排气管,
所述双滤芯滤筒内设有两个相互分隔的滤筒腔,所述两个滤筒腔上端各设有一排气室,且所述两个滤筒腔内各设有一滤芯,所述滤芯一端与所述排气室连通并将所述排气室与所述滤筒腔隔离,所述进气管一端通入含烟尘气体,另一端同时连接到所述两个滤筒腔,所述排气管一端同时连接到所述两个排气室,另一端连接一风机的回风口。
进一步,所述进气管和所述排气管上分别设置有气动阀门,且所述进气管和所述排气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压力检测口用于连接压差检测装置的检测探头,通过第一压力检测口对所述双滤芯滤筒整体的滤芯内外压差进行检测。
进一步,所述两个滤筒腔和两个排气室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压力检测口用于连接压差检测装置的检测探头,通过第二压力检测口对所述两个滤筒腔内的所述滤芯的内外压差分别进行检测。
进一步,所述进气管为一U型管,所述U型管包括第一联通段和由所述第一联通段连接的两个第一端口,所述第一联通段中间位置设置进气口,所述两个第一端口分别连通所述两个滤筒腔,所述排气管同样为一U型管,所述U型管包括第二联通段和由所述第二联通段连接的两个第二端口,所述第二联通段中间位置设置排气口,所述两个第二端口分别连通所述两个排气室。
进一步,所述两个排气室顶部分别与一上盖卡合,并通过夹紧环对结合缝进行密封。
进一步,所述两个排气室均为中空的柱形结构,其下部嵌套在所述滤筒腔内且外壁与滤筒腔上部开口边沿一体化连接,其底部边沿设有一向内延伸的环形支撑件,所述环形支撑件上表面设有若干连接柱,所述滤芯顶端设有环形凸台置于所述环形支撑件上,并且所述环形凸台对应设置有通孔与排气室底部所述环形支撑件上的连接柱插接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斯坦(厦门)智能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威斯坦(厦门)智能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659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透气的高回弹床垫
- 下一篇:一种塑料管伺服收卷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