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的胸腔闭式引流瓶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65950.6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82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利敏;林洪盛;吴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利敏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胸腔 引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便携式的胸腔闭式引流瓶,包括放置座、引流瓶体以及推杆体,引流瓶体配合活动装设在放置座上,推杆体与放置座相连接,用于推动放置座移动,放置座的底部设置有滑轮及其配设有制动件,引流瓶体包括:集液瓶腔、水封瓶腔以及负压调节瓶腔,负压调节瓶腔的上部与水封瓶腔相连通,集液瓶腔与水封瓶腔通过一连接管体相连通,集液瓶腔左侧的上部设置有输入口,输入口上配合装设有可拉伸的卷管体,卷管体与胸腔引流管相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引流瓶体的放置和携带移动,患者可以推着该放置座就可以使引流瓶体跟着其走动和移动,使用上更加实用便携,操作也十分简单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医疗器械及用品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便携式的胸腔闭式引流瓶。
背景技术
胸腔闭式引流瓶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现有临床上使用的胸腔闭式引流瓶大部分都是固定放置使用的,不方便患者便携使用,患者如果需要移动或走动时,一般都是使用绳带,将该胸腔闭式引流瓶吊挂在身上,随着患者进行走动或移动,使用上十分不便且非常不舒适,同时容易出现受到牵拉时发生脱管的危险,所以,使用上存在较大的不足之处。其次,现有的胸腔闭式引流瓶的收集腔比较大,刻度值也比较不精确,医护人员无法精确地计算其引流的流量大小,得到的测量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
所以,本方案对现有的胸腔闭式引流瓶的结构进行进一步地改进和完善,使其可以克服上述出现的技术问题,让胸腔闭式引流瓶能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便携式的胸腔闭式引流瓶,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和缺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携式的胸腔闭式引流瓶,包括放置座、引流瓶体以及推杆体,所述引流瓶体配合活动装设在所述放置座上,所述推杆体与所述放置座相连接,用于推动所述放置座移动,所述放置座的底部设置有滑轮及其配设有制动件,所述引流瓶体包括:集液瓶腔、水封瓶腔以及负压调节瓶腔,所述负压调节瓶腔的上部与所述水封瓶腔相连通,所述集液瓶腔与所述水封瓶腔通过一连接管体相连通,所述集液瓶腔左侧的上部设置有输入口,该输入口上配合装设有可拉伸的卷管体,所述卷管体与胸腔引流管相配合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集液瓶腔内设置有若干个分隔板,该分隔板将所述集液瓶腔分隔成若干个相互连通的分液腔室,所述分液腔室上分别标设有刻度标识。
更进一步,所述分隔板有三片,且该分隔板的高度从左往右逐渐降低。
更进一步,所述连接管体上还配合装设有一单向阀体。
更进一步,所述推杆体的上端部还连接设置有一把手部。
通过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放置座、引流瓶体以及推杆体,可以实现引流瓶体的放置和携带移动,患者可以推着该放置座就可以使引流瓶体跟着其走动和移动,使用上更加实用便携,操作也十分简单方便。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集液瓶腔左侧的上部输入口上连接设置有可拉伸的卷管体,该卷管体与胸腔引流管相配合连接,这样,可以有效地实现胸腔引流管的伸展使用,当遇到牵拉的情况时,也不会发生脱管的情况,使用上更加安全可靠。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集液瓶腔内设置分液腔室,且分液腔室上都标识有刻度值,可以更精确地对引流的液体进行测量,得到更准确地护理医疗数据,更有利于后序的康复治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利敏,未经刘利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659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综合操作台
- 下一篇:一种汽车零部件冲压装置中的上料修正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