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炉炼锌尾气的收尘脱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65735.6 | 申请日: | 2021-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96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葛广付;郭安明;李继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宣威市泓澔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53/18;B01D53/78;B01D53/48;B01D53/04 |
代理公司: | 曲靖科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2 | 代理人: | 戎加富 |
地址: | 655700 云南省曲靖市宣***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炉 尾气 收尘 脱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炉炼锌尾气的收尘脱硫装置,包括干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和脱硫器,干式除尘器包括第一壳体和底板,第一壳体的上部切向设置有进气管,底板的中部设置有上端敞口的第二壳体,第二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多块除尘电极板,湿式除尘器包括第三壳体和输水总管,第三壳体内的上部设置有竖轴和扇叶,第三壳体外壁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一圈半管,第三壳体内的上部设置有环管,环管的底部圆周均布有多个第一喷头,脱硫器包括第四壳体和设置在第四壳体外壁上的夹套,第四壳体内的竖心线上设置有竖管,竖管上均布有多个第二喷头。本实用新型收尘效果好,脱硫能力强,能减小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炼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炉炼锌尾气的收尘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电炉炼锌是以电能为热源,在焦炭或煤等还原剂存在的条件下,直接加热炉料使其中的氧化锌成分连续还原成锌蒸气并冷凝成金属锌。由于锌蒸气冷凝形成的锌粉颗粒较小,冷凝器无法将锌粉完全收集,若将尾气直接排放不仅会造成浪费,影响锌粉产量,而且尾气中的锌粉颗粒易造成环境污染,目前的收尘器在锌粉生产的过程中收尘的效果不佳,主要原因是由于粉尘易吸附在收尘器中的收尘布袋上,当粉尘吸附到一定程度后,收尘布袋吸收粉尘的能力就会大幅下降,导致尾气中的锌粉粉尘无法被完全吸收,为解决这个问题,常采用的手段就是停机清理收尘布袋,但维护成本较高;其次,在电炉炼锌的过程中,原料中的硫在高温时易被氧化,产生的氧化物气体会随尾气排放,由于对尾气的脱离措施不完善也会造成大气的污染,随着环保监管力度的加大,电炉炼锌尾气的达标治理问题日渐重要。因此,研制开发一种收尘效果好,脱硫能力强,能减小环境污染的电炉炼锌尾气的收尘脱硫装置是客观需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尘效果好,脱硫能力强,能减小环境污染的电炉炼锌尾气的收尘脱硫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干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和脱硫器,干式除尘器包括第一壳体和倾斜设置在第一壳体底部的底板,第一壳体的上部切向设置有进气管,在底板的较低端设置有第一排尘管,底板的中部设置有上端敞口的第二壳体,第二壳体的上端伸入到第一壳体的内部,第二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排尘管,第二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多块除尘电极板,除尘电极板下方的第二壳体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输气管。
湿式除尘器包括第三壳体和位于第三壳体上方的输水总管,第一输气管的端部与第三壳体的下部连通,第三壳体内的上部设置有竖轴,竖轴上设置有扇叶,竖轴的上端穿过第三壳体的顶部后传动连接有驱动装置,第三壳体外壁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一圈半管,半管内的第三壳体侧壁上圆周均布有多个出水孔,第三壳体内的上部设置有环管,环管的底部圆周均布有多个第一喷头,半管和环管上分别通过一根输水支管与输水总管连通,第三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输气管。
脱硫器包括第四壳体和设置在第四壳体外壁上的夹套,夹套位于第四壳体的中部,第二输气管的端部与夹套连通,夹套内的第四壳体上圆周均布有多个布气孔,第四壳体内的竖心线上设置有竖管,竖管上均布有多个第二喷头,竖管的上端伸出到第四壳体的上方,第四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三输气管。
进一步的,干式除尘器的下方设置有螺旋输送机,第一排尘管和第二排尘管的下端与螺旋输送机的筒体连通。
进一步的,第三壳体为圆筒形结构,竖轴上通过连杆连接有刮板,刮板的外侧面紧贴在第三壳体的侧壁上。
进一步的,第三输气管上沿着气流方向依次设置有气体检测器、回流管和阀门,回流管上设置有单向阀,回流管的端部与夹套连通。
进一步的,第二喷头上方的第四壳体内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除湿器和活性炭层。
进一步的,第一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出口管,第一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进口管,第一壳体内设置有螺旋盘管,出口管的下端伸入第一壳体内后与螺旋盘管的上端口连通,进口管的端部伸入第一壳体内后与螺旋盘管的下端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宣威市泓澔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宣威市泓澔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657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锌灰渣的造粒回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炉炼锌炉渣的水淬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