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性炭纤维吸附脱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361679.9 | 申请日: | 2021-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92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 发明(设计)人: | 袁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万贤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B01D53/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姜露露 |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炭 纤维 吸附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活性炭纤维吸附脱附装置,属于气体处理的技术领域。包括:干燥箱,一侧设置有气体入口,另一侧设置有气体出口;至少一个吸附箱,并列设置;每个吸附箱均与所述气体出口相通;脱附管路,一端同时连接于所述吸附箱;所述脱附管路的另一端连接于气体管道。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至少了一个吸附箱,将气体分流,首先控制每个吸附箱内的气体流向,单个吸附箱内的气体的流量降低,相对的吸附效率则提高;同时设置了多个吸附芯,增加了吸附面积,进一步提高吸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体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活性炭纤维吸附脱附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企业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特性,它不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还是PM2.5和光化学烟雾等二次污染物的重要前体物,在我国日益严重的复合型大气污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VOCs的治理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吸附法和吸附燃烧组合工艺广泛应用于大风量低浓度的有机废气治理。它能够先将有机废气吸附浓缩,再将脱附出的高浓度有机废气引入后续净化处理装置,从而将污染物去除。浓缩倍数可达5-20倍,有效降低了后续净化装备的处理负荷。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吸附装置容量小,即活性炭纤维的用量低,导致吸附效果差、效率低,进而影响到空气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高效处理的活性炭纤维吸附脱附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活性炭纤维吸附脱附装置,包括:
干燥箱,一侧设置有气体入口,另一侧设置有气体出口;
至少一个吸附箱,并列设置;每个吸附箱均与所述气体出口相通;
脱附管路,一端同时连接于所述吸附箱;所述脱附管路的另一端连接于气体管道;
其中,所述吸附箱内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上分隔板和下分隔板,于所述上分隔板和下分隔板之间固定有若干个吸附芯,所述吸附芯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且两端具有与上分隔板和下分隔板相通的连接部;气体通过与上分隔板连接的连接部穿过吸附芯的内部,最后由与下分隔板连通的连接部排出。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吸附芯包括:内芯和外芯;
其中,所述内芯由若干个多边形拼接而成;所述多边形的边缘处具有沿径向向内和向外分别延伸预定高度的凸起,每个多边形的凸起形成了单独的吸附空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多边形拼接而成的内芯,且向内和向外分别延伸预定高度的凸起,增加了内芯与气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吸附效率。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外芯包括:上本体和下本体,设于所述上本体和下本体之间的若干个吸附板;
所述吸附板沿径向设置,且相邻的吸附板之间为首尾相连形成“V”字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芯采用“V”字结构吸附板,既阻止了气体向外泄露避免造成气体吸附不彻底的现象,同时进一步增加了接触面积,提高了吸附效率。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吸附芯的材质为活性炭纤维。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脱附管路的首端处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同时通过气管连接于吸附箱;
所述脱附管路与气管位于风机的同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机不仅仅起到了增加气流的作用,将气体转移到脱附管路内,同时还能够将气体转折,节省空间的使用。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风机包括:壳体,其内部设置有叶轮;所述的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气体排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万贤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万贤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616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挖掘机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自动上下料视觉引导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