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高分子材料成型的防滑耐磨型拖鞋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361442.0 | 申请日: | 2021-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85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林时畔;林春玲;林锶铭;彭福英;钟碧丽;林宾霞;许福昌;李金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江鲤峰鞋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3B3/10 | 分类号: | A43B3/10;A43B13/22;A43B13/14 |
| 代理公司: | 温州联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61 | 代理人: | 吴娇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高分子材料 成型 防滑 耐磨 拖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分子材料成型的防滑耐磨型拖鞋,包括拖鞋本体,其内侧嵌套安装有第一气囊,且第一气囊的外侧贯穿安装有第一输气软管,并且第一输气软管与拖鞋本体的内侧相互连接;第二气囊,其粘接连接在所述拖鞋本体的后端上方,且第二气囊的外侧粘接连接有对接软布层,并与拖鞋本体的后端上方相互粘连;第二输气软管,其贯穿安装于所述第一气囊的外侧。该基于高分子材料成型的防滑耐磨型拖鞋,在第一气囊受压的过程中其将随之向第三气囊内部进行供气处理,使其推动连接件与表面凹凸的抵触块向外移动,进而快速与地面接触并增加抓地力度,避免使用者轻易的出现滑动或磨损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拖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高分子材料成型的防滑耐磨型拖鞋。
背景技术
以高分子材料为基础的新型拖鞋,以其优异的特性深受使用者的推广与喜爱,因此各种样式的基于高分子材料成型的拖鞋逐渐增多,但是现有的基于高分子材料成型的拖鞋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就比如:
现有的基于高分子材料成型的拖鞋在穿着时受力的过程中,脚后侧易出现掉落的现象,导致使用者需要反复穿戴,进而存在一定的使用缺陷,同时现有的基于高分子材料成型的拖鞋在受潮的环境使用时,极易出现打滑等危险现象。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拖鞋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高分子材料成型的防滑耐磨型拖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穿着时受力的过程中,脚后侧易出现掉落的现象,导致使用者需要反复穿戴,进而存在一定的使用缺陷,同时现有的基于高分子材料成型的拖鞋在受潮的环境使用时,极易出现打滑等危险现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高分子材料成型的防滑耐磨型拖鞋,包括:
拖鞋本体,其内侧嵌套安装有第一气囊,且第一气囊的外侧贯穿安装有第一输气软管,并且第一输气软管与拖鞋本体的内侧相互连接;
第二气囊,其粘接连接在所述拖鞋本体的后端上方,且第二气囊的外侧粘接连接有对接软布层,并与拖鞋本体的后端上方相互粘连;
第二输气软管,其贯穿安装于所述第一气囊的外侧,且第二输气软管的末端贯穿安装有与所述拖鞋本体内侧相连接的第三气囊,所述拖鞋本体的内端开设有容置槽,且容置槽的内侧嵌套安装有连接件,并且连接件与所述第三气囊的下端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拖鞋本体受压时内端的第一气囊形变,且第一气囊通过第一输气软管和第二输气软管,分别与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相互接通,让第一气囊受压的过程中,可稳定的向相互接通的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同步进行供气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气囊的外表面与对接软布层相互贴合,并且第二气囊受压的过程中推动对接软布层发生形变,对使用者的脚后形成支撑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气囊受压过程中对下端接触的连接件形成挤压,且连接件通过容置槽沿着所述拖鞋本体的内端形成滑动结构,让第三气囊膨胀的过程中,可稳定的推动下端接触的连接件进行位置活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设置有复位弹簧和抵触块,且连接件的边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拖鞋本体内侧相连接的复位弹簧,并且连接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抵触块。
进一步的,所述抵触块关于所述连接件的下端等角度分布,且抵触块的外表面为凹凸状结构,并且抵触块通过连接件沿着拖鞋本体的下端形成收缩机构,通过凹凸状结构的多个抵触块,可稳定的对接触的地面增加接触面积,从而避免出现打滑的现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高分子材料成型的防滑耐磨型拖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江鲤峰鞋业有限公司,未经晋江鲤峰鞋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614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