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竹木加工打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61078.8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19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季宴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庆元县绿影竹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J1/00 | 分类号: | B27J1/00;B24B9/18;B24B41/00;B24B41/02 |
代理公司: | 丽水创智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8 | 代理人: | 闫晓红 |
地址: | 323800 浙江省丽***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打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竹木加工打磨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依次设有上料机构、刨节机构、刨锉机构、打磨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刨节机构、刨锉机构上可以通过竹木的间隙依次减小。本实用新型利用逐渐减小的竹木加工间隙,实现了对竹木的逐步加工打磨,既可以降低各组件的加工强度,加工出的竹木又不会一次性承受巨大的加工冲击,保证了竹木加工的完整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竹木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竹木加工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被截成段、剖成条的竹子要进行抛光打磨,去除竹子上多余的竹青竹黄以完成竹材的加工,竹子上的竹节硬度较大,抛光打磨竹材时比较费力。现有的竹木加工打磨装置的竹材打磨间隙大小相同,不利于竹材的逐步加工打磨。由于竹青的硬度大于竹黄,如果均采用普通的打磨辊进行加工,竹青面可能会加工不够彻底,影响竹木的品质。且抛光打磨的竹材未做进一步的处理,加工出的竹材会有毛刺且边缘比较锋利,很容易误伤工作人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对竹木进行循序渐进式的加工,对竹青竹黄进行抛光打磨,去除多余的毛刺和边缘的锋利面,使加工出的竹木光洁平整。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竹木加工打磨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依次设有上料机构、刨节机构、刨锉机构、打磨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刨节机构、刨锉机构上可以通过竹木的间隙依次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外的进料台以及固定在机架内的进料辊,所述进料辊包括固定在机架下端的下进料辊和对应固定在机架上端的上进料辊。
进一步的,所述刨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下端的托起辊和上端对应的L型刨节刀,L型刨节刀通过支架连接在机架上端,L型刨节刀与竹木接触端设有刨节刀锋,刨节刀锋的锋面朝向进料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刨锉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下端的竹青刨锉装置和上端对应的竹黄刨锉装置;所述竹青刨锉装置包括固定在机架下端的固定架和轴接在固定架内部的刨锉辊,固定架上端和下端分别开口;所述竹黄刨锉装置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端的固定框,固定框内轴接刨锉辊B,固定框下端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刨锉辊的最上端略高出固定架上端开口,所述固定架上端开口处为切削刀锋。
进一步的,所述刨锉辊B的底端伸出固定框的下端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打磨机构为两端开口的框体,两端开口处设有软体封口,框体内填充磨砂石。
进一步的,所述下料机构的结构与上料机构的结构相同,下料机构外侧设有下料台,下料台底端设有收集箱。
进一步的,所述上进料辊、固定架以及固定框与机架之间均设有减震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刨节机构和刨锉机构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组。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竹木加工打磨装置的上料机构、刨节机构、刨锉机构上可以通过竹木的间隙依次减小,实现了对竹木的逐步加工打磨,既可以降低各组件的加工强度,加工出的竹木又不会一次性承受巨大的加工冲击,保证了竹木加工的完整性。利用L型刨节刀可以去除较大的竹节,减轻以下机构的加工强度。竹青刨锉装置和竹黄刨锉装置同时作用,对竹青和竹黄抛光打磨,竹青刨锉装置上切削刀锋,配合刨锉辊,增加对竹青加工的部件,切削刀锋可以更好去除竹青上的竹节,使竹木加工更彻底。抛光打磨后的竹木进一步的经过打磨机构,利用磨砂石的摩擦去除毛刺和锋利的边缘,使加工出的竹木更光洁平整。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刨锉机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庆元县绿影竹木有限公司,未经庆元县绿影竹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610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植物标本展示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