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裁断功能的玻璃纤维收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59167.9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33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童学功;周祥武;李状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丹凤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18/10 | 分类号: | B65H18/10;B65H18/02;B65H19/26;B65H19/30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杨唯 |
地址: | 2314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裁断 功能 玻璃纤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裁断功能的玻璃纤维收卷装置,涉及玻璃纤维收卷技术领域,包括工字型底座、支撑机构和传动机构,支撑机构包括两个支撑块、两个导向立柱和两个限位立柱,导向立柱与限位立柱之间设有用于转动放置玻璃纤维收卷轴套的间隙,导向立柱的顶端铰接有用于定位限位立柱的限位卡板,两个限位卡板之间设有裁切导向机构,裁切导向机构包括裁切导向座。本实用新型利用裁切导向机构对收卷结束的玻璃纤维进行裁切操作,避免人为腾空裁切玻璃纤维出现拉丝或者切口走向偏差较大的现象,随后利用支撑机构可将收卷有玻璃纤维的轴套导出,方便更换新的轴套,提高收卷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纤维收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裁断功能的玻璃纤维收卷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具有较好的绝缘性、耐热性、抗腐蚀性,机械强度高,现有技术对玻璃纤维的收卷作业过程中,由于玻璃玻璃纤维宽度较宽,质地较软,人为腾空裁切玻璃纤维易出现拉丝或者切口走向偏差较大,后期需要对切口再修整,提高生产成本,所以这里设计生产了一种具有裁断功能的玻璃纤维收卷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裁断功能的玻璃纤维收卷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裁断功能的玻璃纤维收卷装置,包括工字型底座、支撑机构和传动机构,支撑机构包括两个支撑块、两个导向立柱和两个限位立柱,两个支撑块分别固定安装在工字型底座的上端前后两侧,导向立柱垂直固定在支撑块的上端左侧,导向立柱固定在支撑块的左侧,起到防止轴套从支撑块左侧滑落支撑块。
限位立柱一端铰接在支撑块的右端面,限位立柱可围绕支撑块的右端面翻转,当限位立柱完全放倒以后,可将未缠绕玻璃纤维的轴套放置于支撑块上,然后将限位立柱再围绕铰接点翻转至竖直方向与导向立柱平行,可将轴套限制在导向立柱与限位立柱之间,以便于轴套进行收卷操作。
导向立柱与限位立柱之间设有用于转动放置玻璃纤维收卷轴套的间隙,导向立柱与限位立柱之间设置间隙,用于转动放置玻璃纤维收卷轴套,轴套可在间隙内自转,实现有效收卷操作。
限位立柱的顶端面与导向立柱的顶端面齐平,导向立柱的顶端铰接有用于定位限位立柱的限位卡板,导向立柱的顶端铰接有用于定位限位立柱的限位卡板,当限位立柱翻转至竖直方向以后,限位卡板围绕铰接点转动至限位立柱上,对限位立柱进行限位,避免限位立柱围绕铰接点发生转动,从而避免轴套脱离支撑块。
两个限位卡板之间设有裁切导向机构,裁切导向机构包括裁切导向座,当轴套收卷的玻璃纤维接触到裁切导向座后,工人手持裁切刀沿着裁切导向座走刀,对轴套外壁收卷的最外层玻璃纤维进行裁切操作。
传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滑动设置其中一个导向立柱一侧,驱动电机通过动力轴连接有用于传动玻璃纤维收卷轴套的传动盘,驱动电机提供动力可带动传动盘转动,传动盘可辊压在轴套上,传动盘转动,可带动轴套在间隙内转动,以便于进行收卷操作。
优选的,限位立柱的顶端开设有限位槽,限位卡板的底端远离铰接位置的一端固定有与限位槽内部卡接的卡块,当限位卡板围绕铰接点转动至限位立柱上端时,可利用卡块与限位立柱的限位槽卡接,方便限定住限位立柱,避免限位立柱围绕铰接点随意转动。
优选的,其中一个导向立柱左侧侧壁开设有竖直方向分布的T型导向槽,T型导向槽内部滑动卡接有T型滑杆,T型滑杆的尖端固定安装有L型连杆,L型连杆的尖端与驱动电机外壁固定连接,驱动电机可利用L型连杆与T型滑杆的尖端固定连接,当T型滑杆可沿着T型导向槽内在竖直方向时,使得驱动电机可跟随T型滑杆同步滑动调整,便于驱动电机调整高。
优选的,裁切导向座轴向两侧侧壁固定安装在两个限位卡板相对侧壁之间,裁切导向座开设有方便裁切刀走刀的裁切缝,裁切刀可沿着裁切导向座的裁切缝走刀,方便沿着直线方向对玻璃纤维进行裁切操作,避免切口走向偏差较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丹凤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丹凤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591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氟钛酸钾生产原料加料计量添加装置
- 下一篇:一种点接触式超低阻尼气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