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合金熔炼用原材料上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57759.7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00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朱锦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海峰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3/26 | 分类号: | B65G33/26;B65G33/24;B02C4/10;B02C4/28 |
代理公司: | 南昌明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2 | 代理人: | 苏彦江 |
地址: | 335499 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经济开发区灯谷大道***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合金 熔炼 原材料 装置 | ||
一种铜合金熔炼用原材料上料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侧面设置调节组件,调节组件一端与输料筒相连接,输料筒外壁一侧设置进料斗,进料斗上侧面上设置粉碎组件;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架以及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设置在底座上表面一侧,第一支撑架内上部转动设置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设置第一耳板,第一耳板一端与输料筒外壁一侧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架内转动设置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设置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活塞杆一端设置连接销,连接销内转动设置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上设置第二耳板,第二耳板一端与输料筒外壁另一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对上料的高度进行调节,满足不同高度熔炉的使用,且能够对原材料进行粉碎,便于对原材料进行加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合金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合金熔炼用原材料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铜合金以纯铜为基体加入一种或几种其他元素所构成的合金。纯铜呈紫红色﹐又称紫铜。纯铜密度为8.96,熔点为1083℃,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耐蚀性。主要用于制作发电机﹑母线﹑电缆﹑开关装置﹑变压器等电工器材和热交换器﹑管道﹑太阳能加热装置的平板集热器等导热器材。常用的铜合金分为黄铜﹑青铜﹑白铜3大类。铜材料在熔炼炉内进行熔炼时,通常需要上料装置来帮助原材料的上料。
传统的上料装置无法对上料的高度进行调节,不能满足不同高度窑炉的上料使用,上料范围有限,同时无法对原材料进行粉碎,不便于后期原材料的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铜合金熔炼用原材料上料装置,能够对上料的高度进行调节,满足不同高度熔炉的使用,且能够对原材料进行粉碎,便于对原材料进行加工。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铜合金熔炼用原材料上料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侧面设置调节组件,调节组件一端与输料筒相连接,输料筒外壁一侧设置进料斗,进料斗上侧面上设置粉碎组件,输料筒内设置输料螺旋辊,输料螺旋辊一端与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轴相连接,第一驱动电机设置在输料筒一侧表面;
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架以及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设置在底座上表面一侧,第一支撑架内上部转动设置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设置第一耳板,第一耳板一端与输料筒外壁一侧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架设置在底座上表面另一侧,第二支撑架内转动设置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设置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活塞杆一端设置连接销,连接销内转动设置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上设置第二耳板,第二耳板一端与输料筒外壁另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输料筒外壁一侧设置出料口。
优选的,第一驱动电机以及电动推杆均通过连接线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粉碎组件包括承载架,承载架设置在进料斗顶部,进料斗内设置分筛网,承载架底部设置安装架,安装架内设置转动设置碾压辊,承载架通过平移结构与进料斗相连接。
优选的,平移结构包括横向丝杆,横向丝杆转动设置调节槽内,调节槽开设在进料斗上表面一侧,横向丝杆一端与第二驱动电机的驱动轴相连接,第二驱动电机设置在进料斗一侧表面,横向丝杆上设置丝母,丝母一端与承载架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承载架底部另一侧设置限位滑块,限位滑块一端滑动设置在限位滑槽内,限位滑槽开设在进料斗上表面另一侧。
优选的,承载架底部设置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一端与安装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碾压辊外表面上设置多组粉碎齿。
优选的,进料斗内下侧设置导流斜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对输料筒的高度进行调节,对上料的高度进行调节,满足不同规格熔炉的上料使用,上料范围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海峰铜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海峰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577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