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含砷废渣资源利用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57268.2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91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黄雪约;潘正现;张秀华;梁辉;岑秋霖;吴仲;何欣凌;何奕明;聂小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固体废物和化学品环境管理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广西星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 |
代理公司: | 南宁启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2 | 代理人: | 谢美萱 |
地址: | 530022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渣 资源 利用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含砷废渣资源利用的处理装置,包括干燥机、导料斗、导料控制阀、真空反应釜、排料管、磨矿机、第一氧压浸出部分、第二氧压浸出部分、输气管、硫气输气管、硫气控制阀、砷气输气管、砷气控制阀、砷冷凝槽与硫冷凝槽;干燥机与真空反应釜通过导料斗连接,且导料斗上设有导料控制阀;真空反应釜的底部与磨矿机的一端通过带有排料阀的排料管连接,磨矿机的另一端与第一氧压浸出部分连接;真空反应釜的顶部设有输气管;砷冷凝槽通过砷输气管与输气管连接,且,砷输气管设有砷气控制阀;硫冷凝槽通过硫输气管与输气管连接,且,硫输气管设有硫气控制阀。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实现砷和有价金属的回收,减少砷对金属回收的影响和污染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含砷废渣资源利用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具有丰富多样的矿产资源,有色金属矿冶炼企业应运而生。在铅、锌、铜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中常伴生砷资源,冶炼过程中,砷以氧化物、硫化物等形式进入烟气、废水、废渣中,仅约10%被回收利用,其余成为了成分复杂难以处理的工业废物。其中,富集进入各类冶炼渣的砷,由于冶炼渣数量巨大,且具有有害性,不仅对地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还不利于冶炼渣中有价金属的回收利用。
目前,含砷废渣的处理工艺主要有固化填埋、火法焙烧、湿法浸出等工艺。
固化剂固化是利用水泥、化学药剂、高炉矿渣、可塑性材料等固化含砷废渣,保证废渣砷浸出毒性低于危险浸出毒性浓度。
火法焙烧工艺是通过焙烧将含砷废渣中的砷氧化形成三氧化二砷,再将三氧化二砷制成产品,从而达到综合利用的目的。
湿法浸出工艺是于常压或高压条件下将砷等可溶元素从废渣中浸出进入溶液,不溶物进入渣中,实现可溶物与不溶物初步分离,进入溶液中的砷等可溶元素再进一步分离,砷制成产品三氧化二砷,其他元素制成相应的产品,达到综合利用的目的。
其中,火法除砷是在600-800℃的高温条件下,加入氧化剂焙烧含砷废渣可使砷形成氧化砷挥发去除。湿法除砷是利用化学试剂将废渣中的砷浸出,再利用二氧化硫还原冷却形成三氧化二砷回收,实现废渣资源化。相比而言,固化填埋由于成本低、操作简便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但是,仍存在无法回收利用、资源浪费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含砷废渣资源利用的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砷废渣资源利用的处理装置,包括干燥机、导料斗、导料控制阀、真空反应釜、排料管、磨矿机、第一氧压浸出部分、第二氧压浸出部分、输气管、硫气输气管、硫气控制阀、砷气输气管、砷气控制阀、砷冷凝槽与硫冷凝槽;所述干燥机与真空反应釜通过导料斗连接,且所述导料斗上设有导料控制阀;所述真空反应釜的底部与磨矿机的一端通过带有排料阀的排料管连接,所述磨矿机的另一端与第一氧压浸出部分连接;所述真空反应釜的顶部设有输气管;所述砷冷凝槽通过砷输气管与输气管连接,且,所述砷输气管设有砷气控制阀;所述硫冷凝槽通过硫输气管与输气管连接,且,所述硫输气管设有硫气控制阀。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氧压浸出部分包括导料件、第一排料阀、第一送料管、第一高压釜、第一闪蒸槽、第一浓密槽与第一压滤机;所述第一高压釜上安装有导料件与第一送料管,所述导料件设有第一排料阀;所述第一闪蒸槽的一端与第一高压釜的顶部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一浓密槽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浓密槽的另一端与第一压滤机连接。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一种含砷废渣资源利用的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输料管、第一进料管、第一抽料泵与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抽料泵的一端与第一高压釜通过第一进料管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一闪蒸槽通过第一输料管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输料管设有第一控制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固体废物和化学品环境管理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广西星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固体废物和化学品环境管理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广西星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572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承印物导向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连接加固件及采用该连接加固件的梁柱连接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