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心电监护导联线收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56264.2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34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姜莹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318 | 分类号: | A61B5/318;A61B5/321;A61B5/308 |
代理公司: | 郑州简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98 | 代理人: | 黄伟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护 导联线 收纳 装置 | ||
心电监护导联线收纳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心电监护导联线容易相互缠绕,及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包括外壳,外壳内前侧转动连接有多个上下轴向且沿左右方向均布的转轴,转轴下端同轴设有工字轮,工字轮下端开设有卡槽,外壳内经L形杆设有多个与工字轮一一对应的圆筒,圆筒位于工字轮下方,外壳前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与工字轮一一对应的通槽,外壳后侧铰接有盖板,盖板后端与外壳拆卸连接,外壳内设有两个位于盖板正下方的卡板,两个卡板左右相对,外壳后端开设有内外贯通的让位槽;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使用方便,避免多条导线之间相互缠绕,减小导联线的占用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收纳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心电监护导联线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心电导联线连接在心电监护仪上,通过电极接头(一般为扣式或钳式)与粘贴在患者身上的电极片连接,监测、传导、收集患者心脏心电活动的信息。心电导联线通常分为三导联和五导联,以五导联居多。心电监护仪的心电导联线由于根数多、长度长的特点,容易出现相互缠绕打结、折断、电极接头磨损和磕碰的情况,同时时常散落在地上,导线及电极接头被人员脚踩损坏,更换新的导线,造成医院成本支出增加。
同时心电导联线凌乱放置,相互缠绕、不易整理、占用空间大,影响美观和整洁,一旦压在患者的身下,影响其舒适感,严重时,可发生压疮,临床工作中,心电导联线整理及维护存在一定的困难,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需要花费的时间长,尤其在抢救患者时,造成延误抢救时间,为医疗纠纷埋下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心电监护导联线收纳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心电监护导联线容易相互缠绕,及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外壳内前侧转动连接有多个上下轴向且沿左右方向均布的转轴,转轴下端同轴设有工字轮,工字轮下端开设有卡槽,外壳内经L形杆设有多个与工字轮一一对应的圆筒,圆筒位于工字轮下方,外壳前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与工字轮一一对应的通槽,外壳后侧铰接有盖板,盖板后端与外壳拆卸连接,外壳内设有两个位于盖板正下方的卡板,两个卡板左右相对,外壳后端开设有内外贯通的让位槽。
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使用方便,将导联线上的多条导线缠绕在不同的工字轮上,避免多条导线之间相互缠绕,减小导联线的占用空间,方便医护人员取放,使用时医护人员只需拉动导线自由端的电极片即可,遇到紧急情况时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阶梯剖主视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俯视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切轴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外壳1,外壳1内前侧转动连接有多个上下轴向且沿左右方向均布的转轴2,转轴2下端同轴设有工字轮3,工字轮3下端开设有卡槽4,外壳1内经L形杆设有多个与工字轮3一一对应的圆筒5,圆筒5位于工字轮3下方,外壳1前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与工字轮3一一对应的通槽6,外壳1后侧铰接有盖板7,盖板7后端与外壳1拆卸连接,外壳1内设有两个位于盖板7正下方的卡板8,两个卡板8左右相对,外壳1后端开设有内外贯通的让位槽9。
为了使盖板7后端与外壳1拆卸连接,所述的盖板7后端设有弹性卡扣10,外壳1后端设有可卡在弹性卡扣10内的卡块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未经河南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562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过压保护电路
- 下一篇:一种偏振编码标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