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用高压同轴防滑耐磨电缆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356224.8 | 申请日: | 2021-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83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廖锦仁;王志辉;彭立沙;赵迪;熊晓泉;何劲松;黄万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南洋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11/18 | 分类号: | H01B11/18;H01B7/18;H01B7/17;H01B11/06;H01B7/2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黄奕东 |
| 地址: | 511356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同轴 防滑 耐磨 电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用高压同轴防滑耐磨电缆,涉及船用电缆技术领域,包括:内导体;绝缘层,布置在所述内导体径向外部位置;外导体,相对于所述绝缘层布置在径向外部位置;内护套,相对于所述外导体布置在径向外部位置;编织层,相对于所述内护套布置在径向外部位置;以及外护套层,相对于所述编织层布置在径向外部位置。在绝缘层和内护套之间增加外导体,在内护套和外护套之间增加编织层,提高了电缆的抗拉性能,能够有效避免船用高压同轴防滑耐磨电缆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折断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用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船用高压同轴防滑耐磨电缆。
背景技术
船用电缆是特种电缆,比普通电缆具有更高的使用条件和要求,船用电缆在船舶运行上处于一个枢纽地位,对船舶安全及人生财产安全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船用高压同轴电缆作为高频信号设备的传输手段,在使用过程中,环境、磁场、长时间使用等都会电缆造成打滑、磨损、断裂、干扰等问题,导致电缆使用寿命缩短,难以满足船用对电缆的越来越高要求。
现有的船用同轴电缆一般具备一定的抗干扰性能,但是由于材料以及结构的原因,其防滑性、抗干扰性能较差;随着使用期的延长,电缆的护套易被折断,或者长期弯曲时容易挤压内部的导体使其变形断裂影响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船用高压同轴防滑耐磨电缆,能够有效避免电缆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折断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船用高压同轴防滑耐磨电缆,包括:内导体;绝缘层,布置在所述内导体径向外部位置;外导体,相对于所述绝缘层布置在径向外部位置;内护套,相对于所述外导体布置在径向外部位置;编织层,相对于所述内护套布置在径向外部位置;以及外护套层,相对于所述编织层布置在径向外部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编织层采用凯夫拉材料编织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外导体包括多根铜导体,多根所述铜导体采用绕包编织方式包覆于所述绝缘层外部位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半导电带,所述半导电带相对于所述外导体布置在径向外部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半导电带为热固性材料,所述热固性材料包括交联聚烯烃、交联聚乙烯或聚乙烯。
进一步地,所述半导电带的厚度为0.1~0.2mm。
进一步地,还包括铜带,所述铜带采用绕包方式布置在所述半导电带与所述内护套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铜带的厚度为0.05~0.3mm。
进一步地,所述外护套层为125℃辐照交联聚烯烃材料,所述外护套层通过挤出方式包覆于所述编织层外。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层为热固性或热塑性材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船用高压同轴防滑耐磨电缆,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绝缘层和内护套之间增加外导体,在内护套和外护套之间设置编织层,提高了电缆的抗拉性能,能够有效防止了船用高压同轴防滑耐磨电缆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折断。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船用高压同轴防滑耐磨电缆横截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内导体11,绝缘层12,外导体13,半导电带14,铜带15,内护套16,编织层17,外护套层18。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南洋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南洋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562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海绵生产搅拌机构
- 下一篇:一种冷热双供饮水装置





